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乡村知识
上学路途远且险 咸菜辣酱就米饭困苦中还有希望在
时间:2012-03-23 10:35:25来源:作者:冯远
     为了在下午放学之前赶到兴国县茶园乡教富小学,几路记者从各地向这里会集——11月初,了解到兴国县部分边远乡村的小朋友上学路途遥远后,记者们决定在11月8日记者节这个特殊的日子前往实地体验一番。    让人感动的是,孩子们在贫困的处境中和落后的环境里,越发显现出坚强的意志。每一个孩子的心里都有一个美丽的愿景: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改变未来。    记录下这一次难忘的经历,记者想对这些可爱的孩子们说:明天会更好。上学路途远且险 咸菜辣酱就米饭困苦中还有希望在里溪村通往教富的乡间小路本就狭窄崎岖,下过雨后走起来更加艰难了。    a 雨水,泪水    11月8日下午,天下着雨,风有些大。    教富小学五年级学生王艳华和几个同学一起回家,他们都住在里溪村,走半个小时后,就没有平路了。狭窄山路上的一些石头长了青苔,踩着这些石头稍不小心就有可能滑下山坡。晚上6时,天已经黑了,气温低至5摄氏度,王艳华和王树林穿着凉鞋,走在泥泞的山路上。孩子们打开随身携带的手电,继续往山里走着,周围一片漆黑。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翻山越岭,晚上7时,王艳华终于到家了。王艳华家所在的里溪村朱嶂组,50户居民中青壮年有百分之九十在外打工,留在山里的多是老人和孩子。王艳华的父母在她6岁那年,去了广东普宁务工。两年前,她的妈妈回到老家,照顾她和外公,一起回来的还有她的弟弟妹妹。爸爸留在广东做木匠,每年大概往家里寄回3000元钱。    今年9月,王艳华升入五年级后到教富小学读书,可以住校,每周回家两次,装些米和干菜带到学校。此前,她在里溪村小读一至四年级时,学校没有住宿条件,只能每天往返,单程也要走近两小时路程。    这天晚饭,为了款待记者一行的到来,王家的餐桌上摆上了腊肉。王艳华在一旁等着老人们吃完,将碗刷干净,再和妈妈一起吃饭,桌上的腊肉她一口也没吃。王艳华说,她已经两三个月没有吃肉了,也不记得最后一次吃鸡蛋是什么时候了,尽管家里有两只鸡,但平时鸡蛋要省给弟弟妹妹们吃。    饭桌旁的墙壁上贴着两张王艳华获得的奖状。她说,奖状拿回来时妈妈什么也没说。她平时很少和妈妈聊天,放学回来还有很多活要干。说着说着,她别过头去,擦了擦脸上的眼泪。    b 咸菜,辣酱    11月9日,天还未亮,头一天调好的闹钟准时响了。随同采访的兴国县委宣传部黄志勇迷糊中摸到手机,一看时间是5时30分,迅速从床上爬起来。    由于王艳华家床铺不够,我们一行6人被分散在附近3户人家居住。11月9日凌晨,大家又打着手电筒回来了。而此时,王艳华的妈妈已经先起床,厨房的灶台传出噼里啪啦的烧柴声。    王艳华也早早地起来了。她先钻进窄小的粮仓装上一小袋米,放进书包里。书包的拉链已经坏了,她用绳子将书包捆上,然后背在肩上,打起雨伞,走上了上学的路。    雨一直下着,本就狭窄崎岖的路走起来更加艰难了。活蹦乱跳的孩子们走起来却一点也不难,时不时回头看看记者们,隔了一段距离,就放慢脚步等记者跟上。可是,记者们走这样的山路并不轻松。中国青年报社记者杨姣是位80后北京女孩,尽管全副武装做好准备,但一路下来好几次险被摔倒。而无一例外的是,到达学校时,记者们的鞋子、衣服都被雨水淋湿。    早上8时到达学校,孩子们先去食堂领取蒸熟的米饭。这是前一天晚上提前放好在蒸笼上的,一个蒸笼上摆着几十个不锈钢盆子,里面都只有白米饭。回到寝室,王艳华从自己的箱子里拿出咸菜。她说,每天都是咸菜就米饭,咸菜吃完了,就买些辣酱。    在男生寝室,王树林坐在自己的木箱上,端着不锈钢盆子吃饭,当天带的咸菜里有豆腐干,他吃得津津有味……    c 新奇,辛酸    对于许多在城市里生活的孩子来说,走一趟这样的上学之路是件新奇事,但对于长期居住在山里的孩子们而言,这里面更多的是不为人知的辛酸。    除了茶园乡外,记者一行还在兴国县良村镇等地进行了走访。感触深刻的是,所接触的孩子多为留守儿童,他们要么跟随爷爷奶奶居住,要么跟随其他亲友。由于长期缺少与父母的交流,孩子们都比较沉默、内向。    在良村镇雄岗小学的教学点,中午放学后,二年级的潘华秀拿出挂在脖子上的钥匙打开家门,昏暗简陋的木屋中间摆着餐桌,桌上摆着奶奶早上为她炒的几个素菜,菜已经凉了。潘华秀摇摇头说:“我不爱吃奶奶做的饭,好咸好辣的。”潘华秀中午常常不吃饭,有时从零用钱里拿出5角钱买果汁喝,今年过年时在广东务工的父母给了她24元钱,到现在她一共用了5元。    潘华秀的床在阁楼上,这里很昏暗,床是用几张凳子和一块木板拼成的。她说,天凉了她会抱着妈妈送给她的小熊睡觉,不过,在广东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妹妹有比自己多得多的玩具。    8岁的吴茜也是和67岁的奶奶生活在一起。她住在一栋没有完全装修完的房子里,这是吴茜大伯的房子。大伯一家外出务工,来不及装修完就又走了。吴茜的父亲双腿残疾,平时在镇上做小买卖,母亲已改嫁了。吴茜有一间自己的屋子,但屋里没有光照,唯一的电灯也已经坏了。    吴茜说,平时都是天黑了回来睡觉的,奶奶也不会修电灯,所以一直都是黑着的。吴茜的玩具是一个少了一只脚的喜羊羊毛绒玩具,是爸爸给的,给的时候就是这样。她平时不常见到爸爸,只有奶奶说没钱了,才去镇上找爸爸。    尽管离镇上的路途不算太远,但吴茜上次见到爸爸已经是一个月以前了。(记者周善汉)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