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大学生村官 -> 乡村知识
为老年人找一个舒适的“家”
时间:2012-03-24 10:48:28来源:作者:冯远
         我省新建老年公寓积极探索民办公助、生态休闲、旅游度假的规模化发展道路——        “虽然我有儿有女,但人老了,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特别容易产生矛盾。我希望老年公寓能给我一个亲近自然,娱乐健身,人际和谐的养老环境,而绝不是孤寡老人的收容地。”刚刚步入花甲之年,贵阳市民李素珍就开始四处为自己的养老生活寻找新“家”。        如今,像李素珍一样渴望有一个舒适养老环境的老龄人口已不是少数。        中国已进入老龄人口快速增长期,贵州省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已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伴随“银发浪潮”而来的是“老有所养”的多种社会需求不断上升。但与需求形成反差的是,目前养老业的供给仍存在较大缺口。        破解这一难题,除了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加大投入以外,吸引社会资本进入老龄产业是关键所在。        11月12日,在贵定音寨,作为黔南州旅游发展大会开幕的系列活动之一,贵州省重点工程,总投资4.5亿的金海雪山老年公寓正式开工建设。这个占地303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能提供5000张床位的老年公寓项目,以其定位于规模化、专业化、生态休闲度假式的养老方式,且由社会资本投入兴建,民办公助的社会福利机构模式,引起各方关注。        /人口老龄化/        必须面对的严峻形势        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超过10%,便被称为“老年型”国家。截至2010年,在中国,这个数据达到13.26%;在贵州,这个数据已达到13.81%。        我省从2003年就开始踏入老龄化社会行列。截至2010年末,我省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534万。据省老龄委、省统计局分析,到2015年全省60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到635万,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665万。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不断增多,“4、2、1”家庭结构大量出现,许多子女独立门户,或外出就业,为城乡留下不少“空巢老人”;与此同时,还有不少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的差异,也让很多老人感觉与子女生活反而增加很多不愉快。在此背景下,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已逐渐向社会化养老转变。        养老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摆放眼前,同时也为老龄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现实情况是,一方面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不断增加,一方面养老机构严重不足,现存养老的福利院或老年公寓的硬件条件和服务水平常常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要。        以贵阳市为例,截至2010年贵阳市有7家公办养老机构,共有1050个床位,34家民办养老机构,共有床位1706个床位。与此同时,贵阳市共有60岁以上老人49.7万,比例高达180比1,出现养老一床难求的局面,严峻趋势可见一斑。        /老年公寓/        社会资本注入带来新气象        社会资本大力挺进养老服务业,提升社会化养老的条件和水平,这是养老机构未来的发展趋势。金海雪山老年公寓是在政府提供优惠政策下,吸纳社会资金筹办的社会福利机构。在自然风光秀丽、民族风情浓郁的贵定盘江音寨金海雪山风景区盘江河畔开发老年公寓之举,受到有关专家和大量老年人的肯定。        民盟贵州省委调研处处长刘锰多年前就参与我省老龄事业和老年产业的调查研究。他告诉记者,早在2008年,民盟贵州省委就根据我省得天独厚的气候生态优势提出过“把贵州打造成养老休闲度假基地”的设想,这一提案也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贵州宜人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养老养生。”刘锰说,在遵义,大量重庆人买房避暑度假,其中80%以上是老年人。“把养老机构建设与休闲旅游度假结合起来,在这个领域,民间资本谁动工早,谁就能抢占先机。”        金海雪山养老公寓项目负责人许金钢表示,经过两年多的前期调查,确实非常看好养老产业的发展前景,也坚定了决心,要按照“让老人开心,让儿女放心,让政府省心”的宗旨,为老人找一个舒适的“家”安度晚年,为解决社会化养老尽一份力。        据悉,该工程一期将建17栋带暖气的六层电梯公寓,能提供5000张床位。除了配备餐厅、超市、医疗保健中心、棋牌室、健身房等设施,还将为老人增设带扶手马桶、紧急呼叫装置、防滑地板等人性化设施。一期工程预计将于明年8月完工。        老年人对老年公寓的看法如何呢?开工当天,记者意外发现,很多贵阳的退休老年人亲自前往实地考察。        “我们非常需要有个好的归宿,有人照顾,价位合理。”72岁的老人胡开琼说,自己饮食松软清淡,子女们却爱吃口味重的饭菜,大家在一起相处还经常有各种矛盾。她从四川到贵州生活几十年了,非常喜欢贵州的气候,希望公寓建成后,把自己四川的姐姐也接过来一起住。        74岁的老人杨宏富对传统的老年公寓一直心存顾虑,然而亲自考察实地后,他改变了想法。“这里远离城市,少污染,空气好。所有设施都为老年人着想,消费又合理,我很想来。”        /业内提醒/        服务人才配套培训需并进        “环境优美、硬件提升、配套完备是新型老年公寓的优势,但同时一定要注意服务护理培训的跟进。”刘猛说,在老年公寓的推出中,要把老年家政服务和护理人员的培训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他说,具备社会老年学、老年经济学、老年护理学、老年医学、老龄家政服务等知识和综合素养的护理人员,对保障和促进老龄度假产业稳定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他特别提醒,未雨绸缪,在开建具有养老、休闲和旅游特征的老年公寓之前,要注重通过职业教育培养一批高素质、多层次、多类型的老龄家政护理服务人员。(肖菡)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