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不购买和不使用蔬菜上禁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如甲胺磷、甲拌磷、甲基1605、氧化乐果、呋喃丹等。
2、推广应用物理方法和性激素防治害虫,减少农药用量。
(1)采用防虫网隔离法,使害虫无法进入大棚内危害蔬菜。
(2)按大田40-50亩/盏的比例设置杀虫灯,诱杀成虫,并进行虫害的预测预报。
(3)田间摆放性诱剂(斜纹夜蛾型、甜菜夜蛾型)等诱杀夜蛾雄成虫,减少雌雄成虫交配机会,减少产卵量,减少田间虫量。
3、选用高效低毒农药、推广应用生物农药防治害虫。把握用药时机,提高防效,严格控制使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1)夜蛾类害虫,在幼虫尚未扩散的3龄前进行防治,3龄后幼虫夜出活动,施药应在傍晚进行。可选用15%安打悬浮剂3500-4500倍液,或除尽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5%美除乳油1000-1500倍液,或1%宁捕乳油1700-2000倍液,或2%抑太保1500倍液,或苦参硷(害虫灭)1500倍液,或33%阿维辛(特杀)乳油1500倍液,或5%锐劲特1500-2000倍液喷雾。
(2)豆野螟,从蕾期开始每隔10天喷蕾或花1次防治,在傍晚幼虫开始活动时喷药,还应注意喷开花部位兼喷落地花。用1.8%虫螨光乳油2000-3000倍液,或15%安打悬浮剂3500-4500倍液,或5%美除乳油1000-1500倍液,或抑太保+5%卡丝克乳油1000-1500倍液,或5%锐劲特3500-4000倍液,或0.6%阿维菌素1500倍数,或48%乐斯本800-1000倍液,或B8粉剂1000倍液喷雾。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