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透气和排灌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壤土,PH值在6.5-7.5为宜,园地的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灌溉水质符合GB5084的规定,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和GB9137的规定,有机柑桔的生产必须选择与进行非有机生产园区具有清楚明确的界限和缓冲带进行隔离的块块,以防止禁用物质污染。
2、土壤管理
(1)定期监测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元素含量,一般要求每2年检测1次。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2)采用地面覆盖等措施提高柑桔园的保土畜水能力。(3)采取合理耕作,多施有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结构。(4)提倡放养和使用有益微生物等生物措施改善土壤的理化和生物性状。(5)实行间作,行间间作或种植的绿肥植物要求1年生树龄行间间作距柑桔树1.0m以上,2年生园区1.5m以上,3年生园区2.0m以上。间作作物种类包括大豆、花生、浅根性蔬菜和用作绿肥或饲料的牧草等。间作物必须按照有机农业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3、良种选择
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商品率高,果品品质极佳的晚熟品种岩溪晚芦、沃柑为主栽品种。
4、定植
选用脱毒壮苗定植。
(1)定植时间
柑桔定植可在7-10月进行覆膜定植。
(2)定植规格
结合种植品种、砧木种类等,土壤肥力、施肥水平、栽培技术等进行综合考虑,采用1.5m×2.0m、2m×2m两种规格。
(3)定植方式
采用开挖定植沟或定植塘,深、宽0.8-1.0m,每塘或每米沟回填时施30-50kg有机肥。植前对苗木解膜、修剪,植进要求深浅适宜,根系舒展,植后灌水。
5、施肥管理
有机柑桔生产要求生产者不能使用任何化肥或化学复合肥,而必须通过间作、覆盖及施用有机肥来增加或维护作物养分,提高土壤肥力,减少侵蚀,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生物活性。但必须保证柑桔作物、土壤或水不被植物营养物质、致病病原体、重金属、污水污泥等禁用物质的残留所污染。如果上述措施不能满足柑桔生长的营养需求,或不足以保持土壤肥力,则生产者可以施入符合要求的肥料和土壤改良调节剂,有机或溶解性高的矿物质。
(1)肥料种类
有机肥,指通过无公害化处理的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饼肥及有机柑桔专用肥。但有机肥料的污染物质含量应符合砷≤30mg/kg、铅≤60mg/kg、汞≤5mg/kg、铜≤250mg/kg、镉≤3mg/kg、六六六≤0.2mg/kg、铬≤70mg/kg、DDT≤0.2mg/kg等的规定,并经有机认证机构的认证。
矿物源肥料、微量元素肥料和微生物肥料只能作为培肥土壤的辅助材料,微量元素在确认柑桔树有潜在缺素危险时作叶面肥喷施。微生物肥烊应是非基因工程产物,并符合NY227(微生物肥料行业标准)的要求,禁止使用化学肥料和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城市垃圾污泥和其他物质等。
(2)施用方法
环状沟施肥方法:在树冠滴水线下偏外挖环状沟,沟深20cm左右,将肥料均匀撒播于沟内,再回填土将肥料覆盖,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3)施肥时间与用量
在柑桔生长季节的2月底至3月初,5月上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浇施腐熟后的有机液肥20kg/株或柑桔专用有机肥2.5-5.0kg/株,9月中下旬施入腐熟的农家肥25-50kg/株。
(4)叶面施肥
叶面肥根据柑桔树体的生长情况合理施用,使用的叶面肥必须在农业部登记注册并获得有机认证机构的认可,叶面肥在采果前10天停止使用。
6、整形修剪
(1)幼树整形
柑桔树形宜采用自然圆头形和塔形,主干高约30cm,主枝3-7个,主枝间距8-10cm,主枝与主干延长线的着生角度为30-45°;在主枝离主干约30cm处留第一副主枝每个主枝留2-3个副主枝,方向互相错开,形成合理的骨架结构。
(2)幼树修剪
幼树的修剪宜轻,以整形为主。为使树冠及早形成,早投产见效,可利用桔树的复芽和顶芽优势,采取抹芽、放梢、摘尖、疏枝四种方法。对骨干枝的培养采用三、四分级,即主干留3-4条主枝,每条主枝留3-4条副主枝。保留的新梢,在嫩叶初展时留5-10片叶摘顶。一般春梢留6-8片、夏梢留5-7片,秋梢留8-10片,冠顶适当多留1-3片叶。以短截程度和剪口方向调节各主枝间生长的平衡,除对过密枝、内膛枝和树冠中下部较弱的枝梢作适当疏删外,一般均应保留。
为调整分枝角度和方向,可采用撑、拉、吊等方法。对11月后抽发的各梢应全部抹除。
7、控产提质
为提高树体抗性,保证果品质量,采用控产栽培,每亩产量以2-2.5吨为宜。实行定产到株、管理到果、单枝单果、不留串果。
8、病虫害防治
遵循防重于治的原则,从整个柑桔园区生态系统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应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增进生物多样性,保持柑桔园区内生物平衡,减少各类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
(1)农业防治
种植防护林,选择速生且与柑桔无共生病虫的树种,选用抗病砧木如枳、枳橙等;园内间作和生草栽培,选择浅根、矮杆,与柑桔无共生病虫的豆科作物、浅根性蔬菜;加强栽培管理如翻土、排水、修剪、清园等,减少病虫源,增强树势,提高柑桔树体对病虫害的抗病虫害能力。
(2)物理防治
应用灯光防治害虫,如用黑光灯诱杀金龟子、卷叶蛾等,利用黄色荧光灯诱杀吸果夜蛾等;利用害虫的趋化性防治害虫,在糖醋液中加农药诱杀柑桔小实蝇,拟小黄卷叶蛾等;应用色彩防治害虫,可用黄板诱杀蚜虫以及人工捕捉害虫等。
(3)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柑桔园中的草蛉、瓢虫和寄生蜂等天敌昆虫;引入和繁殖病虫害天敌和寄生者;应用生物农药,提倡使用苏云金杆菌(Bt)、苦烟水剂等植物源农药和矿物质农药;应用性诱激素,在田间放置性诱剂和少量农药、诱杀柑桔小实蝇雄虫,减少与雌虫的交配机会。
9、灌溉
运用抗旱节水灌溉技术,在干旱季节须灌水以保证树体生长的需求,灌溉的水质必须无污染,符合下面的要求,即PH值5.5-7.5;总汞≤0.001mg/kg、总镉≤0.005mg/kg、总砷≤0.05mg/kg、总铝≤0. 1mg/kg。
10、清园
将园区内所有枯枝、落叶、修剪的病虫枝及杂草,集中进行无公害化处理,减轻病虫草的越夏越冬基数,保持园区清洁。
11、果实采收
柑桔果实充分成熟后即可采收,在采收过程中必须分级采果,在整个采收过程中轻拿轻放,装果器具柔软且无不符合有机生产的其他污染物。在挑选、制备、清洗、储藏、包装等过程中,有机柑桔不能与非有机生产的柑桔果实混合,并防止农药、清洁剂、消毒剂和其他化学物质的污染。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