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而全的家电超市到照相器材专营店,2006年开始转行的鸿运摄影器材行总经理夏清称自己还在“创业”阶段。然而,每年10%的营业额增长率,让她看到了细化市场在烟台生存、壮大的希望。
曾经有人认为在烟台这样的中小城市,过于细化的专业小市场难以存活。在残酷的市场竞争面前,一些企业率先尝试,或将带动烟台专业化市场发展的潮流。
综合性卖场进军烟台
本土企业转行
进口电视、DVD、音响……这些曾经都是烟台家电卖场的主营品种,他们为经销商带来了丰厚的利润,然而这样的好景并没有持续多久。从2005年开始,三联、国美、苏宁、五星、大商等综合性家电商场进军烟台,自此不少本地综合性家电商场出现不同程度的营销困难,烟台实力较强的百货综合商场也将家电卖场从一楼迁至五楼、六楼,束之高阁。
“规模小的,没有经营优势的家电商场近年来陆续退出市场,本地经销商所剩无几。”夏清说。没有大卖场低价进货的优势和散布各处的维修网络,一些本地企业开始另辟蹊径,转入专业化市场经营,有着十几年家电从业经验的夏清挑中了照相器材。
夏清说,所有的胶卷相机都要被数码相机所取代,这种趋势中蕴含着巨大的市场。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出游的人越来越多,老百姓已经不满足于以前单纯留影的功能,他们期望相机能够用更加专业的素质“还原”拍照时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情绪。更为重要的是,数码相机升级换代速度比较快,这就提供了无限的市场空间。
做“专”求“精”
“小道”中走出“大道”
吴建新在北马路某外贸公司上班,他正打算淘汰手里2年前购买的一台索尼相机,“我的相机像素只有500万,现在都是千万像素级别的,而且也没有广角,得换台新机器。”在年轻人的群体中,相机已经和手机一样,成为一件“时尚”物件,得随时和潮流保持一致。
目前数码相机的主力消费人群为专业摄影爱好者,约占40%;出人意料的是,离退休干部也成为近两年相机消费的“大户”,占到30%;其他的是白领及其他散客。
各大厂商也不断加大广告宣传,使原来专业级别的单反相机走进家庭用户。2007年开始,佳能、尼康等老牌相机品牌推出了针对普通消费者的单反相机,以价格适中、操作简便为卖点,有的甚至加入了原来单反相机所不屑的摄像功能。在刚刚过去的9月份,全市单反相机每日销售量达几十台,展现了强大的市场吸引力。
记者走访中发现,全国连锁品牌的家电卖场也将数码相机作为营销的热点之一,有的甚至将数码柜台设在大门入口处。
“我们现在已经成为日本一知名品牌的指定经销商,用规范的营销来打造‘金牌店’,老百姓认准你,我们的市场就能发展下去。”目前鸿运摄影器材行拥有稳定的客户群,专业的营销团队。这样的经验,也许能够为其他徘徊在生存边缘的本地家电卖场提供一些参考。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