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下乡”是一项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议之后的又一项惠民工程,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议,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惠农举措,省委、省政府将其列入2009年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八件实事。自2009年1月8日正式启动以来,我市已审核备案网点782个,销售家电产品35883台、金额62679230元;其中彩电销售6287台、销售金额7341659元;冰箱销售22109台、销售金额45306597.01元;手机销售143台、销售金额93160元;洗衣机销售7268台、销售金额9862252元。全市申请补贴金额合计8148299.9元,实际发放补贴金额3,145,090元。家电下乡的销售量、销售额、农民补贴户数和补贴金额等各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同时也迎得各界好评。现将我市家电下乡工作的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1.健全实施方案。根据(湘商建设[2008]116号)精神,我市成立了以谢宏治副市长为组长,主管副秘书长和市商务局局长任副组长,财政、宣传、公安、工商、国税、地税、邮政、质监等部门组成的家电下乡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下设市商务局,具体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工作。各县市区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纷纷成立了家电下乡领导小组,并根据各地实际,制定了相关的家电下乡实施办法。
2.宣传工作到位。为了让农民更加深入了解家电下乡的各项政策,各级商务和财政部门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宣传,并发放《全国推广家电下乡政策解答》宣传手册10000份遍及辖区内190个乡镇,5003个行政村。市本级还在“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中着重宣传家电下乡的相关政策,通过泰阳电器城、苏宁电器城、国美电 器城等家电下乡销售备案网点直接送货上门、让农民真切享受家电下乡的惠农政策。
3.工作周密部署。按照省、市相关工作部署,1月8日市商务和财政部门积极组织有关家电下乡业务培训工作。专门召开了专职人员培训工作会议,认真学习家电下乡信息管理系统操作流程,熟练掌握销售网点备案和补贴备案工作。
二、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实际补贴兑付率不高。家电下乡是一项惠农政策也是一项新的工作,无任何经验可谈。由于该项工作的办理流程较为复杂,农民对政策的理解也参差不齐,备案经销商、商务部门和财政部门在办理过程中需要一定时间对该项工作进行熟悉和沟通,因此存在农民在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后申请补贴不及时,备案经销商信息录入滞后、财政部门审核及发放补贴不及时等情况,造成了政策执行到位的时间差异问题。
2.部分销售网点积极不高。由于家电下乡产品属国家统一招标采购,价格统一,国家对家电下乡类产品较其他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造成了家电下乡类产品较其他产品利润低下的普遍现象,因此部分经销商销售家电下乡产品的积极性不高。在实际工作中,经销商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例如一些经销商税收定税开票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对家电下乡工作开展将不利。
3.工作配套经费问题。家电下乡是一项涉及广大农民的优惠政策,工作任务重,责任大,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由于各县市区财政较为困难,基本未独安排工作经费,造成家电下乡各项工作开展较为被动。
三、工作建议
1.继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根据最新的政策信息,家电下乡产品品种的增加,相关政策也要更新,因此有必要对家电下乡政策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农民群众切实享受国家的惠农政策。
2.加强和完善家电下乡实施细则。一方面要建立对经销商的约束和考核机制,另一面财政部门要把家电下乡工作当作三农的配套政策来抓。根据各地实际,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
3.各级财政安排相关配套资金。建议中央及省级家电下乡主管部门明确配套经费的政策依据和来源,以便各级财政部门把家电下乡配套经费列入全年财政预算,利于家电下乡各项工作正常和持续开展,让家电下乡政策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