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家电下乡 -> 各地传鸿
[海南]家电下乡的“奶酪”只动了3%
时间:2009-10-28 10:19:25来源:[标签:出处]作者:游侠

6月19日,文昌市翁田镇抱草村村民吴多思高高兴兴地从镇上买回一台1699元的下乡冰箱,按政策他将享受220元的财政补贴。而今年春节前,他的哥哥吴多浓也买回了一台冰箱,由于当时“家电下乡”尚未启动,他没能像弟弟一样享受到13%的财政补贴。

其实,“家电下乡”新政已让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受惠。不管存在怎样的争议,这项民生政策仍在变革和调整中继续推进。

小镇老板体验营销

6月19日,天气特别的热,青岛海尔浩浩荡荡的“家电下乡”大篷车队刚好巡展到翁田镇。翁田中学对面的达尔电器商场,一大早就将一溜儿“家电下乡”产品摆放在店外,吸引了不少赶集的农民。开门不到两小时,“达尔”已经卖出了一台彩电、两台冰箱。店老板符史理轻车熟路地将销售信息录入电脑,然后一样一样地教农民备齐申报补贴的材料。

对申报补贴的流程,符史理再清楚不过了。当今年4月“家电下乡”产品来到翁田镇时,符史理试水了一把体验营销———他用家人的名字向自家的店铺购买了一台空调,然后向财政部门申报补贴。“只有我自己亲身体验了,才能去教农民怎样申报财政补贴。”符史理说。

翁田镇启动“家电下乡”仅两个多月,已有130位农民向镇财政所申报补贴,领到补贴资金已有87人,发放资金2.1万元。“过去农民要跑好几趟镇财政所和县财政局才领到补贴,有时来回花的路费、油钱还多过补贴。现在文昌的各乡镇财政所都设了家电下乡专户,由销售网点替农民跑财政部门就行了,流程简化后农民的积极性高多了。”镇财政所负责人告诉海南日报记者。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彩电早已进入很多农村家庭,现在下乡家电中冰箱最好卖,很多农民都时兴买冰箱作嫁妆。”符史理说,如果村村能引入自来水,预计洗衣机下一步也会成为销售热点。

城里人也赶“下乡”潮

前不久,家住海口的王小姐也买了一台下乡洗衣机。经过比较后,她发现下乡家电的性价比相对较高,而且产品款式也不落伍。

像王小姐一样购买下乡家电的城里人,其实不在少数。省商务厅市场运行管理处处长李龙生说,家电下乡产品以其质优价廉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不仅受到广大农民欢迎,同时也赢得众多城镇消费者的喜爱。虽然不能享受到财政补贴,但他们也纷纷转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

“城里人追捧家电下乡产品,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低廉的价格吸引了不少城市中低收入家庭。这一部分的消费不仅没有给非下乡产品造成冲击,反而带动了相关消费。”文昌市恒兴电器城负责人说,“家电下乡”以来,恒兴的销售额较去年同期翻了两番,过去淡季时一个月的销售额最多不过50万元,现在淡季居然能做到一个月100多万元。

除了财政补贴的吸引外,符合农村环境特点也是“家电下乡”产品的最大特色。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产品设计上,很多下乡家电将节能、防潮防锈等个性化功能加入到产品当中,还特设防鼠盖板、采用防潮防锈材料、采用可拆卸门封方便清洗。有的还根据农村部分地方路况特殊,采用适合农村路况及运输环境的包装设计。

市场需要专业监管

“我们也不懂哪些是补贴范围内的产品,看着好就买了。”采访中,不少农民朋友向海南日报记者反映,有些乡镇的销售网点打着“家电下乡”的旗号,推销并不属于中标的家电下乡产品,并且承诺当场返还补贴。

这种情况并不是个案。一些没有中标的产品鱼龙混杂,以较低的价格打入农村市场,但相应的质量和售后服务却难以保证。有的经销商则悄悄更改销售渠道,将家电下乡的产品标识去掉,改在别的渠道低价销售。不正当的竞争,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造成了市场的混乱。业内希望,作为政策实施的监管部门,应对市场进行专业、系统的监管。

海南美都贸易有限公司客户经理陈魁面说,“标识卡是申领补贴的重要凭证之一,消费者不要去买没有标识卡的产品,另外消费者还需事先确认家电下乡产品型号、最高限价和销售网点名单,这样在购买的时候才会心中有数。

家电下乡工作开展以来,仅省商务厅受理的各种政策咨询、业务解答和问题投诉已2000多件,主要集中在政策理解、网点备案、产品供应、资金补贴和发票开具、违规经营等方面。针对财政补贴兑付时间较长的问题,省财政厅建立健全了乡镇一级的家电下乡工作机构,配备网络通讯和办公设施,提高了办事效率和兑付速度。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最近,经商务部、财政部反馈的信息,我省家电下乡工作群众投诉的情况很少,投诉问题也得到了妥善处理。

农民增收才是根本

作为一项民生政策,“家电下乡”的推行力度不言而喻。今年,中央财政安排“家电下乡”补贴资金预算达200亿元。继海南财政部门发放2000万元省级家电下乡补助资金后,中央财政又对海南发放今年1月―9月份的家电下乡2689万元财政补贴资金,至此全省共下拨4689万元资金补贴农民购买家电。

然而,省财政厅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6月18日,“家电下乡”补贴资金共发放132万元,其中琼海、文昌、万宁、澄迈、三亚、陵水等市县申报补贴的较多,分别为33万元、20万元、19万元、9万元、9万元、8万元。也就是说,目前“家电下乡”补贴资金仅发放了3%,如此巨大的“奶酪”竟然乏人问津!

从今年5月15日“家电下乡”提速后,由省农信社通过“大海卡”代发补贴资金。省农信联社银行卡部主任王巨虹认为,一方面说明还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都知道这项民生政策;另一方面也说明,仅仅“家电下乡”政策刺激农村消费是不够的,提升农民购买力还需要综合配套政策,更需要着力发展经济,让广大农民真正富起来,这才是根本所在。

据透露,省农信联社正在酝酿启动“信用消费”来配合“家电下乡”。对于将资金投入生产项目而暂时无力购买家电的农民,省农信社可以提供透支消费。王巨虹说,今年八九月份,省农信社会选择部分新婚夫妇,作为“信用消费”的试点范围。

据统计,2008年海南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9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仍然低310元。有经济学家表示,在目前宏观经济下行和中小企业生存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如果寄希望于农村市场突然出现爆发性增长并不现实,因此农村家电市场的真正爆发应在我国对农村的各项政策具体落实、农民增收有初步成效之时。

不管怎么说,关键还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才能使“家电下乡”工程给农民带来实惠的同时,赢得农村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