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市公布了十二五规划纲要,到2015年,合肥的目标是实现经济总量超过6000亿元,而2010年,合肥的GDP为2702.5亿元。6000亿,意味着合肥要在今后5年内成功跨越4个千亿门槛。为实现这一目标,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平显基地,到全球家电中心,再到中西部的虚拟海港,都显示了这座城市的雄心。
家电业产值将达2000亿
工业立市,合肥在十二五规划中浓墨重彩地描绘了5年后合肥工业将达到的国际水准。
2010年11月,合肥京东方六代线正式批量生产,不到两岁的中国(合肥)平显基地峥嵘初露。十二五,合肥提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平显基地。
据了解,京东方合肥第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总投资额175亿元,是大陆首条自主建设的高世代线。另外,京东方8.5代线又要落户合肥。据了解,此次总投资高达285亿元,建成后合肥即有京东方6代线与8.5代线两大生产线。
为实现6000亿的目标,合肥一个传统产业不可忽视。据了解,合肥家电产业已成为全国家电产业链最长、品牌集中度最高的第一大家电产业基地,拥有美菱、荣事达、海尔等国内外众多知名家电企业和配套企业500余家。在此基础上,合肥市《十二五纲要》瞄准了更高的目标:建设世界知名家电制造基地。预计到“十二五”末,家电产能将达到1.2亿台(套),家电产业产值将达到2000亿元。
打造虚拟海港通江达海
在国内外服务业转移加速的大背景下,合肥的现代服务业步入了“黄金时期”。合肥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打造“虚拟海港”。让这个深居内陆的城市率先在经济运行中通江达海。
据了解,所谓的“虚拟海港”,就是通过“加快合肥出口加工区建设,争取设立保税物流中心和综合保税区”等手段,在物流上减少环节,进出口货物实现在合肥的“一站式”出入。目前,合肥已经拥有了一个出口加工区,另外,新站区已启动B型保税物流中心的申请,有望在年内获批。
除了打造“虚拟海港”外,居皖之中的合肥正朝着全国物流中心的目标迈进。近年来,合肥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培育能够辐射全国、财力资本雄厚的大型本土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同时,合肥将引进其他竞争力强、服务水平高的国内外一流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完善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等综合运输网络,打造国内支线航空中心和较为重要的国际航运中转中心。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