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家电下乡 -> 各地传鸿
政策空窗期 中国家电产业下一步如何走?
时间:2013-06-13 09:07:51来源:作者:樊稠

【中国家电网6月9日讯】过去数年,中国家电产业经过政策温床哺育后,在产业格局、体量、成熟度上,以时间换空间,抑或以空间换时间,目标基本实现。自5月31日家电节能惠民政策使命结束后,对家电产业有纵深影响的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节能惠民这三大补贴政策全面退出,根据新一届政府释放的信息,家电行业再无缘刺激性、扩大市场和救急性补贴政策,从而行业步入政策空窗期。

企业、专家、媒体等各界依然以呵护的心态呼吁家电行业自此以更市场化的竞争规律发展。下一步从何走起,或许在清醒审视行业后,会走的更稳。

产业在政策期暴露风险和矛盾

回过头来看,三大政策这几年对产业带来的正向作用、负向作用是什么?应该对政策效果做客观的评估,资深媒体人刘荷清接受中国家电网采访时呼吁说。

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节能惠民三大补贴政策在经济危机和产业转型的背景下,充分挖掘了城市市场、农村市场中普及需求、更新换代需求、节能需求等,让家电行业获得了超过其他行业所能得到的政策刺激效果。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到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家电拥有量空调是122台,冰箱时97.23台,洗衣机为97.05台,彩电达到135.15台,热水器和微波炉拥有量也分别达到89.14台、60.65台。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家电拥有量的数据显示,彩电为115.46台,洗衣机为62.57台,冰箱为61.54台,空调为22.58台。

商务部2011年12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家电以旧换新共销售五大类新家电9248万台,拉动直接消费3420多亿元。

刚刚结束的节能惠民工程在过去一年让几大家电品类高能效产品市场份额得到持续提升,在实施政策范围内的节能大家电产品均已基本达到普及水平。根据中怡康监测数据显示,截止至2013年4月,平板电视中节能中标产品零售量市场占有率从去年6月的32.10%增长至88.53%,领跑家电类产品;空调中节能中标产品零售量市场占有率从去年6月的15.62%增长至65.69%;冰箱中节能中标产品市场零售量占有率从去年6月的9.91%增长至68.78%;洗衣机中节能中标产品市场零售量占有率从去年6月的19.47%增长至56.05%;燃气热水器中节能中标产品市场占有率从去年6月的4.83%增长至15.24%。

上述各组数据表明,政策的互补和直接作用让家电行业高速增长、体量逐步放大、城镇和农村两大二元市场家电需求得到不同高度满足的同时,给行业留下的空间逐步缩小。当企业集体经历2012年行业寒冬、销量大幅下滑、库存推高后,才深刻感受到补贴刺激政策带来的后遗症。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理事长王雷日前在中国家电网主办的2013中国冰箱行业高峰论坛上对政策的正向作用和负向作用给出过中肯评价,王雷表示,这些年来,政府出台的拉动市场需求政策给家电行业发展带来了很大机会,面对全球经济危机,以冰箱行业为例,其在2009年、2010仍然保持大幅度增长,但外界也看到刺激政策空间有限,比如家电下乡政策效果在2011年出现递减,市场出现拐点,2012年行业增长趋势大幅度放缓,即使家电下乡政策不退出,这个趋势也不会有实质性的变化。政策在拉动市场增长的同时,可能产生的新矛盾和风险也存在,比如诚信问题问题,因此要客观理性面对政策带给行业的机会,行业不要过于依赖政策,而是真正回顾市场,家电行业发展归根到底要靠市场,靠需求,靠购买力。

下一步,中国家电产业面临的主要课题是什么

行业要回归市场,如何回归,下一步中国家电产业面临的主要课题是什么?或许这个话题抛的有些大,这些年无论微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产业转型的迹象均初步显露,不过在实现家电强国的道路上,中国家电业已掌握的能力、到达的水平、未来空间应该有清楚的认识。

在刘荷清看来,首先要看到这几年三大政策实施结束后,带给行业的机遇和挑战对中国整个家电产业目前的能力和水平要有清醒认识,对国际国内家电市场要有清醒判断和认识,对未来中国家电产业在全球的角色和作用要有清醒认识。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