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人最大的情结就是爱争当老大,夏普正在消化在面板争霸时因误判而种下的苦果。而对于京东方这部跨越了产能高坡月入亿计的印钞机来说,称霸己经不再是其毕生的追求,当达成巨额融资再建新产能后,京东方正在思考如何说服投资者树立更长线的投资风格。京东方副总裁张宇在接受HEA专访时称,平衡长期投资和红利派发是个相对烧脑的课题。
中国面板产业第一个十年
去年中国大陆的面板厂产能达到了2400万片,全球市占率10.5%,今年中国大陆产能将提升至4400万片,全球市占率可望达17.6%,国产面板自给率将也有望拉升至约30.1%。
据HEA.CN了解,若从京东方(BOE)在北京建5代线算起,国内平板显示产业的发展迄今刚好十年。这10年来,中国大陆几乎从零开始发展起了一个规模宏大的TFT-LCD产业。
目前国内已建和在建的各种面板线共有21条,总投资达2000亿元,年生产能力预计将达5000万平方米,品类涵盖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台式计算机、电视机等各类显示终端的显示屏,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年产值将达到数千亿元。
不止如此,数千亿元的产业规模,将拉动产业链上游巨大需求,带动基板玻璃、液晶材料、偏光片、彩色滤光片、光学薄膜、触摸屏、背光源等相关原材料、元器件及设备等上游产业的发展。
东学西渐
历史上,全球面板产业一直处于紧张的竞争关系之中,并未形成一家独大长期霸主的超级寡头局面。
如今,全球面板企业中,Samsung Display与LG Display占据全球前2位,日系夏普、中国大陆京东方、华星光电以及台湾群创、友达均是目前全球面板行业佼佼者。从日系到韩系,全球面板产能经历了从日韩转向台湾省再流向中国大陆的时代过渡,而随着中国面板厂商的崛起,全球面板格局面临着全新一轮的激烈竞争局面。
业内人士认为,地域上而言,东亚地区因文化和传统理念与西方存在很大不同,难以形成类似欧洲联盟跨域式的合作理念,不管是日系、韩系或是国产厂商,常年存在自称王的独霸心理,技术输出与产业合作相对封闭,过往中国彩电品牌厂商也是深受境外面板巨头之掣肘。
液晶面板本土崛起在改变彩电、手机、笔记本等下游终端产业以往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屏历史的同时,也令京东方、TCL集团等在液晶面板上的投资开始呈现曙光。2013年上半年,京东方净利润8.6亿元华星光电净利润为8.9亿元,为TCL集团贡献近83%的利润,面板产业投资硕果丰厚。
十年前日韩垄断液晶面板的历史己经翻过去,显示重心已然从东洋一路向西倾向了中国。
称王的情结
在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金融危机之际,三星技术高管在一次产品展发言中延续夏普的话题,&lsquo声称马上要建设一条10代面板线,这句戏言导致当时的全球面板领导者、液晶之父夏普公司十分紧张,主位不保的心理作祟,随后夏普便开始真刀实枪地大举进军高世代面板线,约投入了4000亿日元的巨额资金。
然而,好景不长,全球液晶电视需求的下滑令夏普液晶面板10代线入不敷出,开工率至2012年3月份(鸿海收购夏普案之际)一度下滑至不足3成,连年亏损也致使夏普公司承受了巨大财务负担,最近更是连续2个年度出现巨额亏损。
京东方相关人士向家电网表示,未来京东方的战略在于做不称霸的印钞机,强化大产业联盟,将面板、视频源、电视组装等多个产业进行融合,而不仅是单一生产面板产品。
根据京东方2013半年报披露,京东方目前已建设并成功运营了成都4.5代线、北京5代线、合肥6代线、北京8.5代线,并始终保持业内一流的产品 良品率水平。合肥8.5代氧化物TFT-LCD生产线、鄂尔多斯全球第二条5.5代AMOLED将于年底投产,重庆8.5代氧化物TFT-LCD生产线已动工建设。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