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进入停暖季节,但时不时的扬尘天气和漫天飘飞的柳絮,依然给人带来诸多不便,我省空气净化器产品自去冬以来持续热销。然而,由于行业标准不够完善,加上利益驱使,使市场鱼龙混杂,乱象丛生,给消费者造成困扰。不过,随着行业新标准的出台,这种状况有望转变,朝阳产业大有可为。
标识笼统混淆概念消费者购买受误导
“这两天沙尘多,又是各种过敏症状高发季节,可市场上那么多品种,价格从几百到上万,功能也眼花缭乱,实在不会选。”家住省城大王村的刘晓欢对花粉过敏,前两天,她想买一台空气净化器,可满眼的高CADR值、专业除甲醛、强力清除PM2.5等标语让她犯了难。
记者走访发现,市场上各品牌空气净化器可谓琳琅满目,功能分除烟尘、除病菌、除甲醛、加湿四大类,价格有数百元的也有万元以上的,各种专业术语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再搭配眼花缭乱的宣传语,消费者确实难以分辨。省城新建路一家大型电器专卖店导购人员介绍,从去年供暖季开始,空气净化器销售进入高峰期,一直持续到现在,“价格都不便宜,3000元到5000元价位的最好卖。”记者注意到,虽然广告标语五花八门,但很难找到适用面积、适用人群等具有指导意义的选购说明。
“有的标识十分笼统,甚至混淆概念,误导消费者购买。”省城从事家电销售行业十余年的业内人士李媛介绍,目前虚假宣传主要集中在虚标CADR值上,即空气净化器输出洁净空气的比率,数值越高,净化能力越高,“但由于目前空气净化器的国家标准尚未出台,虚标现象普遍。国家相关标准一旦出台,大概六成的空气净化器不能达标。”此外,虚标适用面积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不同的空气净化器,适用面积也不同,当室内空间大于空气净化器实际的适用面积,净化作用基本上无法达到。
国美电器建设路店负责人介绍,市场上的空气净化器品牌高达数百个,消费者难免会选择困难。“部分品牌存在夸大净化效果、价格不透明等现象,此前,我们核查发现存在虚假宣传现象的有十多个品牌,已经全部清出卖场。”
国标模糊服务欠缺产业虚火亟待规范
市场的火爆,导致了大量从业者涌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借着环保的东风,民用室内空气净化器市场爆发式增长,有数据预测2015年,国内整个零售市场空气净化器出货量将达到917万台,同比增长58%,空气净化器市场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虽然市场品类繁多,但目前现行标准仅从机器安全性能方面进行了规定,而关于净化能效,还没有统一规定。”李媛说,行业乱象的根源在于,缺乏空气净化器国家标准。据了解,目前我国现行空气净化器国标是于2008年起草制定的,是推荐性标准,并不要求企业强制执行。“这就导致不仅产品质量和标准参差不齐,消费者不知该如何选择,生产企业也很困惑,在生产过程中依据的标准各有不同,国标、地标、行标甚至国外标准,造成了宣传上的五花八门。”李媛说。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火热,但外资品牌占据绝对领先地位,国产品牌在中、低端行列徘徊。“国内空气净化器市场已被国外品牌所占据。”提及原因,普国电子城某知名品牌代理商王利彬表示,与国外企业相比,国内企业除了制度不完善、品牌建设力度不够、技术不够先进外,市场服务也相对欠缺。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