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09年5月19日《大众日报》报道,宁津县在今年的涉农补贴发放工作中,仅用一个工作日就将全县91104户种粮农民的4593万元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全部拨付到户,而往年则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而随后相继实行的家电下乡和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政策,也同样做到了落实迅速、补贴准确、兑现及时。据了解,这主要得益于该县财政局近年来竭力推行的信息化建设和“一本通”制度的实施。
自2008年10月份起,宁津县就着手建立财政涉农资金“一本通”发放制度。这项工作量大面广,涉及到全县856个行政村、40余万农村人口。负责这项工作的县财政局,在人员紧张、日常工作繁重的情况下,仅仅用了三个月多的时间,就完成了全县13万户农民的户名、身份证号、住址、劳动力人数等基础信息的采集、录入和核对工作,其中,将全县13万户农民的信息录入微机,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为什么速度如此之快?据该县财政局局长商印平介绍,主要是他们创造性地采用了与众不同的方式方法,采集信息不是通过农户而是由公安户籍打印出农民的信息,信息录入不是用人工打字而是用扫描仪自动转换,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准确度也大大提高,还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由于农户基础信息和开户信息的准确无误,使财政补贴资金的发放和银行数据接口得以贯通。农村信用联社根据县财政局提供的拨付文件,以批量发放的方式直接将补贴资金拨入农民的“一本通”账户。改变了以往基层信用社工作人员逐户手工录入的方式,使过去一个多月才能完成的资金发放工作,现在仅用一个工作日就可以完成。
据悉,由于近年来该县财政局坚持科学发展,强力实施“金财工程”,建立起了涵盖金融部门和县乡所有预算单位的财政网络,深入推进网络自动化办公,确保了民生财政资金的安全、规范和有效运行。去年以来,该县又在全市率先实施财政涉农资金“一本通”发放制度,将粮食直补、农资补贴、农村低保、农村计生奖励、村支部书记工资、村计生主任工资、优抚对象、失地农民补偿资金、奶牛补贴、能繁母猪补贴、良种补贴、家电及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等各级政府对农民的所有补贴资金全部纳入了网络化、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了补贴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所有涉农资金均“一户一折一号”发放到农户手中,架起了政府与农民之间的“连心桥”、“直通车”,有效克服了当前涉农补贴发放工作中存在的环节过多、滞留延压、兑付不及时等问题,极大地促进了惠农政策效益的发挥。截至2009年12月份,该县通过“一本通”全年共计发放各类惠农补贴21000万元。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