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人体的健康安全问题普遍受到社会的关注,人们开始从关注饮用水健康安全到关注饮水机健康安全。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对广东、上海、浙江等5地61种饮水机进行了质量抽查,近四成饮水机不合格。据悉,大批不合格产品均为镍元素、铬元素等重金属超标,镍和铬及其盐类可能激活或抑制一系列的酶,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自今年2月以来,饮水机的健康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浙江慈溪的一家饮水机制造企业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痛陈传统饮水机危害人体健康事实,提出了“99.3%的传统热胆饮水机有毒”的说法,还援引了国家环境检测部门的一份检测,报告显示,传统饮水机内胆超过3个月不清洗,就会滋生大量细菌、残渣甚至红虫,附着在热胆内壁上成为饮用水的有毒“添加剂”。溶入这种“添加剂”的水进入人体后,会引起消化、神经、泌尿和造血系统病变,甚至引起早衰。热胆因其材质多为不锈钢和铝壳,本身也构成污染源。测试表明:长时间加热下,水中含铁、铝、铵的亚硝酸盐含量会明显增加。而亚硝酸盐类是大众所熟知的强致癌物质,其强大的毒性易造成机体缺氧,严重者会昏迷惊厥甚至死亡。
饮水机产品近四成不合格,说明了整个饮水机行业亟待从关注消费者健康、安全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饮水机行业一资深人士指出,饮水机要真正解决健康、节能、安全等问题,“无热胆”技术是目前较好的解决方案,无热胆饮水机应该得到大力推广和普及。
黑龙江日报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