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旱情,让农业高效节水显得越来越迫切。”全国政协委员、新疆水利厅副厅长董新光说,“特别对新疆这样的干旱区,高效节水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
董新光委员介绍,新疆农作物实施滴灌节水技术后,每亩大概节水30%,节肥也是30%,产量和效益却能提高20%,这一增一减,农民收入也提高了。“2009年我们对库尔勒包头湖农场四分场节水示范区10户农户进行实地调查,同时,在示范地块附近选择了一块常规灌溉地块作为对比,采用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农户亩均收益是采用常规地面灌的农户的2.1倍。”
董新光委员指出,目前制约农业高效节水的最大瓶颈是土地问题。根据测算,土地要达到100亩以上,土地综合效益才有显著提高。由于农田分散、农户之间缺乏协作和统一,无法实行需要大面积推广才有规模效益的节水技术。另外,高效节水设备成本影响农民采用节水技术的积极性。他建议加大对高效节水技术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促使农民自发或者有组织的实现土地集约。同时加强节水灌溉政策法规建设,建立强制性节水机制。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