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家电市场竞争的大幕已经拉开,在高库存、低需求、经济走势不确定等压力下的家电业走到了新的十字路口。在诸多重压之下,企业如何推动在求生存之外的稳定增长与发展?
笔者以为,企业可以通过在市场拓展、发展方向、商业价值等方面展开积极拓展,在困境中寻找新一轮的发展扩张契机,同时,更需要在新的经济形势和行业环境下进行经营思路和市场竞争手段转变。家电企业的最终出路就在于通过主动发展,积极在新市场、新区域、新机遇上获得发展,抵御寒冬袭来。
家电市场未来可期
透过中央近期出台的一系列经济政策与措施,可发现其中的商机与利好。首先,在后市的发展空间上,国内经济总体走势是好的,公共基础设施的加大投入与集中建设,将直接带动相关消费行业的共同增长。作为与国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家电业,其后市增长空间与发展趋势更值得期待。目前一些外资家电企业在纷纷宣布全球裁员、停产的前提下,仍加大对中国的投入力度,正是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家电商机。
其次,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科学发展推动农民增收。医疗、保险等进一步从城镇向农村延伸,通过各种手段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同时,政府还出台一系列政策和财政补贴措施来指引和刺激农民的消费需求,并鼓励企业参与农村市场的开发和拓展。“家电下乡”的推出被认为是政府刺激农村市场、鼓励企业转变市场发展方向和拓展重点的重要举措。
再次,目前宏观层面的主导思想是鼓励发展,以发展应对危机和风险,通过发展来建立和巩固应对风险的能力。通过20多年发展,家电业已建立起规模化竞争实力的企业集团,实现在竞争手段和策略等方面的升级,这将拉动国内家电业整体水平,特别是在现有家电制造大国基础上向创造大国升级。最关键的是,面对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稳居国内市场的中国家电企业将比海外对手获得更为稳定的发展根基,从而在这轮危险困境中拓展新的市场。
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启动前,作为在国内发展最成熟、基础较扎实的家电业,在国民经济稳步、有序的支撑下将率先走出新一轮的增长行情。
国内市场空间大,商机多
在企业整体竞争实力的提升方面,由于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将极大地缓解企业的资金紧张状况,特别是为企业盘活现有库存、加快资金流转、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等关键运作提供保障。
此前实施的全国增值税改革,将对创新型家电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像黑电企业向液晶、等离子模块组件、控制器等上游关键零部件扩张,投入的新技术设备会获得增值税减免,包括许多家电企业的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都会获得相关的财政补贴和奖励。
此外,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直接刺激相关产业的市场需求释放,特别受灾地区与居民生活相关的彩电、冰箱、洗衣机等产品,短期内消费需求总量会成倍放大,不仅会弥补前期的市场缺口,还将在总量上实现新的增长。
在新兴市场空间和商业机会拓展上,企业的市场重点要从大中城市向乡镇及农村市场转移,市场空间要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深纵推进。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