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家电下乡 -> 消费者说
冷看企业“消费券”热 甜头还是噱头?
时间:2009-03-12 09:37:00来源:作者:

    近日,一种有别于“政府版”的消费券——“企业版”消费券正借势兴起。

    3月1日,我省首现企业旅游消费券;此前,苏宁、国美也在济南发放电器类消费券。在省外,搜房网推出1亿元的“购房消费券”,红星美凯龙送1000万元的“家居消费券”……

    风行的企业版消费券,与政府版消费券有何本质差异?已发放消费券的企业,效果如何?企业消费券,到底是甜头还是噱头?

    一位消费者的烦恼

    张兴本对“企业版”消费券,已失去了兴趣。“济南三家企业发放的消费券,我都有。可一张没用。”

    前年退休的张兴本,家住济南槐荫区,每月1400元的退休金,日子比较紧。2月13日,听说苏宁发“消费券”,他便兴冲冲地拿着些车票,去兑换了300元的券。可进了商场,他发现,买彩电冰箱洗衣机类,单品满1000元以上才优惠50元;买手机数码类,券面值减半使用。张兴本顿时泄了气。

    两天后,国美发券。张兴本又跑去领了200元的券。可随后发现,要想用掉这200元的券,需要购买4000元的电器。在商场绕了一圈,张兴本空手而归。

    两周后,在英雄山路赤霞广场,张兴本又拿到了一张水帘峡景区的10元旅游消费券。可一打听,这家景区的门票是60元。“要进景区,自己要再掏50元。”

    本想尝消费券甜头的张兴本,只能把这几张券扔进了抽屉。

    “追逐利润的企业,怎会给民众发福利?”山东大学管理学院王晨光副教授说,政府以财政为支撑发放的消费券,具备福利性质;而“企业消费券”只是企业的一种促销盈利手段。

    企业收效如何?

    既是促销手段,那已发消费券的各家企业,收效怎样?

    “并不理想。”山东苏宁电器有限公司市场策划部部长龚莉说。两周前,苏宁派送了面值200万元的消费券,却“只拉动了200万元的销售量。”家电销售利润率约为7%-8%,这次约让利5个点,幅度已很大。“可相对于上千元的电器价格,消费者对几十元的优惠并不敏感。”

    而国美电器的“效果还可以”。国美济南分公司企划部经理宫刚峰对记者表示,此次推出的“城镇居民购家电专项补贴券”共500万元。目前,已发放了约2万张券。活动期间,销售额增长了20%左右。“我们最终希望能够拉动1亿元的销售额。”

    水帘峡景区副总经理陈显龙介绍,消费券发放后这几天,游客已有了一定增长。他认为,消费券的拉动效应可能在4月份集中显现,但最终效果如何,也待观察。

    尽管效果不一,可企业对发放消费券的热情却丝毫不减,并大有联盟之势。

    激活消费还需“券”外功夫

    “风起的企业消费券,折射的是企业对内需不振的急切与无奈。”山东大学经济系主任侯风云教授说。

[1] [2] 下一页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