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集团淡出制造业转型服务业。
事件:海尔集团计划脱手大部分生产业务,将主要精力从制造业撤出,以削减成本并加快为客户提供服务和对市场趋势作出反应的步伐。
点评:海尔的转型主要是因为家电制造业利润越来越薄。在海尔集团之前的发展历史中,对生产环节是非常重视的,并曾经一度将“生产质量”与企业的存亡相挂钩。不过,2004年后,海尔的发展速度便骤然放缓。数据显示,到2007年海尔集团的利润总额仅为18亿元,企业利润率仅为1.5%。海尔集团一度引以为荣的制造光环,在竞争异常血腥的红海中正在逐渐黯淡。对于在营业收入和利润率这两个重要指标上均遭遇严重发展瓶颈的海尔集团来说,转型势在必行。
海尔集团的战略将是外包生产提高利润。将部分生产业务外包,意味着生产成本、管理成本、库存成本等会相应减少,带来很明显的成本优势,这也是消费电子领域跨国企业很普遍的一种做法。但是,有些国产厂家认为,海尔品牌并不具备像索尼、三星等外资品牌那样强大的影响力,现在就学习外资品牌走“生产外包”的路子,就等于放弃生产环节的利润。也许海尔也想到那些不利结果,但是现在这种形势下,也许只有放手一搏了。
TCL集团提拔王康平等三高管加强国内业务。
事件:9日,TCL集团正式对外宣布,晋升三名管理者进入集团核心管理团队:TCL家电集团总裁王康平成为TCL集团高级副总裁,TCL家电集团副总裁李益民和TCL多媒体副总裁韩青则同时晋升为TCL集团副总裁。
点评:经历创业元老退位和“空降兵”时代后,TCL高管用人趋向内部选择。值得注意的是,王康平此前一段时间以来的主要任务是开拓TCL的“家电下乡”业务,以“家电下乡”为代表的国内市场业务已经被TCL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耐人寻味的是,此次获得晋升的高管都是TCL集团国内业务的主要负责人,再加上此前TCL集团任命杨兴平为TCL通讯中国区负责人,TCL集团意在强化国内市场的开发,通过推动国内业绩的增长来确保集团稳健发展的战略意图非常明显。
法国电子巨头汤姆逊面临破产。
事件:净资产已为负1.35亿欧元的法国电子业巨头汤姆逊公司正因经营不善、债务缠身而面临着破产的厄运。
点评:尽管汤姆逊曾是全球最大的彩电商,但其彩电业务其实从2002年就开始亏损,仅2003年的亏损总额就达到了1.85亿欧元。负债累累的汤姆逊可能被在法国及欧美的各大银行债权人要求提前还款,这将使其被逼到破产的边缘。
此消息一出,让国内家电业关注的就是,曾收购了汤姆逊彩电业务的TCL,是否会受到牵连?2003年,汤姆逊彩电业务亏损高达17.32亿元人民币。汤姆逊急于将彩电和彩管业务出售。而当时的TCL集团正苦寻进入市场规模大、利润高的欧美市场渠道,收购汤姆逊则成为TCL进军欧美的最便捷通道。
美的电器发布08年年报。
事件:3月10日,美的电器发布了2008年度年报。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