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就如电视机的平板化,在短短几年内越来越薄;同时,传统显像管电视的利润也越来越薄,甚至开始像濒危野生动物一样绝迹。在快速进化中,中国这个电视机头号生产大国,没能靠最大的规模赢得最新的技术,相反只拿到区区蝇头小利,而失去了更大的价值。
2009浦江创新论坛昨天闭幕,一位国家科技部门负责人举出一个电视机产业案例,令人回味反思。改革开放后,我国电视机产业多次引进和改造,先后在黑白电视、彩色电视、平面荧幕电视、投影电视等方面,逐步跟上了发展。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国产电视机的性价比可说是全世界最好的。但随着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等平板电视机诞生,传统生产线渐被淘汰,而在新技术掌控方面,又没跟上步伐,以至于2006年全行业平均利润降到1.3%。
这是个鲜活而惨淡的例子。当今时代,技术创新的优势远胜过传统经济。即使已成规模经济,如缺乏核心技术,再大规模也无法创造更多价值。对任何行业而言,关键技术的突破必将带动新一轮产业革命,颠覆和替代旧的产业,形成新经济优势。同时,新技术的率先应用必将推动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出现迅速追赶甚至超越的机会。因此,在技术经济的博弈中,创新性技术、持续研发能力正是产业竞争关键所在。
这样的产品演化规律,又岂止适用于电视机行业。从台式电脑到笔记本电脑,再到上网本、云计算终端;从2G到3G,从3G到4G;从燃油、燃气汽车到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车;从化学药物到生物药物、基因药物……种种产品,都在以惊人的创新速度,在全球竞争格局下不断演化,它们已然或终将变为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应当分秒必争把握机遇。中国纵使是电脑、手机、汽车等产品的最大生产国,如此规模仍有可能换不来相应的价值。
不得不想到数码相机对胶片相机的技术革命,在这次革命中,一些国产老牌相机成功转型了吗?眼下数码相机市场还有几个民族品牌呢?错过创新,就是失去价值,就是徒有规模。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