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家电下乡 -> 消费者说
从一台空调开始起 你不知道的维修内幕
时间:2009-10-29 10:03:55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山人

沈女士家有两台空调,但就是小卧室的那台最是麻烦。据沈女士回忆,这台空调购置于2007年6月,当时市区一家电器卖场声称这款空调是同类型的最低价。沈女士说,其实家里小卧室只是偶尔有人住,当初就是冲着这“最低价”买的这台空调,没想到后来会这么麻烦。

当年,空调运转正常,一个夏天都没什么意外。然而到了第二年的夏天,这台空调仅仅正常运转了十多天,就突然出现了问题。

“一点都不制冷,吹出来的风就像电风扇一样。打空调的时候窗子又关着,几十分钟下来,人呆在房间里就像在洗桑拿,汗水答答滴。”沈女士说,那段时间正好女儿家在装修房子,住到了家里来。为了照顾外孙,那几天老两口住在了小卧室。空调一坏,两人就像住进了澡堂。

第二天,沈女士赶紧找出了安装工留下的名片,要他们来修。维修工来一看,很快就查出了问题,说是要加氟利昂。之后维修工为空调加了氟利昂,并向沈女士收取100元加氟利昂费。此后,空调又正常运转了。

然而到了今年,空调又出现了老问题。这次,沈女士长了个心眼,没有再叫此前的维修工,而是托人找了一家电器维修部的人。维修工来了后,也照例说是没有冷媒了,要加氟利昂。沈女士在一旁发现,维修工在加氟利昂前,将连接外机的铜管子上一个螺丝紧了一下,然后称漏氟利昂的地方已经堵上了。在沈女士再三追问下,这名维修工吐露了实情:原来这台空调三番两次漏氟利昂,就是因为铜管上的这枚螺丝没有拧紧。

这时沈女士想起,当初在安装空调时,安装工明明说三年之内不用加氟利昂的。可实际用下来却每年都要加氟利昂,而且每次都要花上一百块钱,原来都是这螺丝在搞的鬼。

然而,在维修空调这件事上,沈女士还不是最冤的消费者。在赵铨律师的记忆中,曾收到过这样一份委托:市区的刘先生在购买了一台知名品牌的3匹柜机后,两年后出现了问题,空调外机停止了运转。经商家售后维修工检查,说是空调压缩机坏了,需要更换压缩机,费用近2000元。在更换后,刘先生将换下的压缩机留了下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一名维修师傅,并让他检查了一下。维修师傅将“坏掉”的压缩机重新安装,发现空调运转正常。据这位师傅判断,极有可能是风机坏了。而更换风机,费用仅为240元。

在刘先生的授权下,赵铨律师向空调售后服务商发出了律师函。很快对方回应,表示愿意调解。最后,对方退还了当初收取刘先生的更换费用,并作了相应的理赔。

发生在维修上的故事

关于维修的争议,由来已久。翻开各种各样的案例,从中可以发现一些较为极端的例子。

陈爱斌的抽屉里,保留着一张发票,上面清楚地显示:相机更换镜头,费用为800元。看着这张发票,陈爱斌感觉有些滑稽,“我这台小相机,估计现在卖都卖不了这个价。”

2005年,陈爱斌以280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款家用相机。这在当时,还算比较时尚的。然而,时过境迁,随着数码产品的日益更新,这台相机逐渐过时。就在今年上半年,相机发生了故障,打开电源后镜头无法伸缩了。陈爱斌找到了当初的经销店,对方说这个品牌的相机只有上海可以修。

[1] [2] [3] 下一页

我要评论

】 【打印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