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调研公司DisplaySearch最新发布的《2009年第三季度全球电视市场报告》显示,中国品牌平板电视的销售量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同比增长4.5个百分点,达到21.4%,首次突破20%。
这是中国彩电企业在全球平板电视市场的一次大突破。2009年,全球彩电市场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普遍表现出消费低迷、增长乏力的症状,中国彩电市场则是全球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
第一,在内销方面,市场增势强劲。随着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节能惠民工程等各项政策措施逐步落实,中国彩电企业在国内增加了效益也抢占了市场。
年初,当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政策在全国市场实施时,中国彩电市场表现出强势内销的势头。当时,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欧盟EuP(生态设计标准)指令实施措施陆续出台和提高液晶模组关税的影响下,中国平板电视出口遭遇瓶颈,不少本土品牌都采取“转外销为内销”的策略来提升业绩。
第二,在外销方面,回升势头明显。在加强内销的同时,中国彩电企业也有意识地加大了对平板电视技术研发的投入,一个加快转型的中国平板电视产业轮廓也逐渐呈现在世人面前。
统计显示,下半年,中国平板彩电业在国际市场上表现抢眼。下半年以来,深圳口岸电视机出口量逐月回升。其中10月份当月出口176万台,同比增长22.9%,继9月份创去年以来的新高后再攀高峰,连续第4个月出口量在百万台以上。1-10月,深圳口岸出口液晶彩色电视机549.1万台,同比增长55.8%。
海信、创维、TCL等国内知名彩电企业的外销逐渐回暖,出口数据同比大幅提升。南非、南美等新兴市场出现中国彩电品牌的身影,中国彩电在北美、欧洲等发达地区也占有一席之地。清华同方、厦华这些在国内市场表现稍逊一筹的企业,在国际市场博得了生存的一片天空。
内销强势,外销走俏;产品丰富,技术稳定。中国品牌平板电视在全球市场份额的不断提升不仅仅是数据变化那么简单,也是对中国彩电企业这么多年转型和价值提升的一种认可,更是中国平板电视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的一种体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中国彩电业凭借技术创新调整产业结构,从LED(发光二极管)电视、互联网电视、数字电视一体机等高端彩电领域突出重围,开创了中国彩电出口的新模式———从低价规模型出口向品牌高附加值转变。
中国彩电业内外销同时走强,我们既感到欣慰,也不得不保持一些警惕。前两年,中国大陆彩电业由于缺乏面板核心技术的支撑,在国际市场的表现时好时坏,产业周期性现象比较明显。此外,平板电视未来可能出现的专利纠纷也是制约中国彩电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受其他国家政策如贸易保护、反倾销等影响也比较明显。
2009年,高世代面板生产线不断落户中国大陆,按照规划,两三年后中国彩电业将突破面板瓶颈,自主技术也将得以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彩电业在全球市场的表现有理由保持稳定上升的态势。同时,产业链建设完善了中国彩电业架构,增加了中国彩电业的竞争砝码,有利于中国彩电业打造世界名牌。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