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3.15”。每年的这个时候,许多家电企业惶恐不安,到处进行危机公关,扑灭各个可以燎原的火焰,生怕有天有个媒体曝光其售后服务的“那点事儿”,但是,无论你公关不公关,“事儿”就在那里,症结不除,早晚会重创自己。
今年的“3.15”显得格外不同。一方面,全球经济萎靡不振,国内市场需求下滑,中国家电企业在逆境中寻求突破转型,共同举起的竞争利器正是售后服务;另一方面,中国社会在微博的推动下迎来“信息爆炸时代”,消费者与时俱进,眼光毒辣,行为犀利,厂家的小小瑕疵在庞大的舆论漩涡中或成溃堤之蚁穴。
于是,中国家电企业瞄准的“服务竞争”,真真正正是柄锋利的“双刃剑”。
共举服务营销
近年来,随着家电行业迅速发展和产量增长迅猛,在“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的引导下,城镇居民家电拥有量已趋于饱和,农村市场保有量也飞速提高。经历了2009年下半年至2011年上半年的超高速扩张之后,中国家电企业更是集体意识到,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记者在与众多家电企业高层的沟通中发现,转型升级的必要手段,除了追求核心科技的创新发展之外,就是依靠服务来打造“长盛品牌”。于是,海尔在售后服务方面依旧有着出色的发挥并在持续进步,格力、美的等空调企业的售后服务承诺越来越高调,美菱甚至将“品质服务”上升到企业核心经营理念的层次……用美菱总裁王勇的话说,“未来的竞争就是服务的竞争”。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家电企业将售后服务作为战略重心的举动,在2011年下半年变得更加密集。随着中国经济宏观调控政策发挥效应,房地产市场陷入低迷。中国家电企业在历经两年高速发展之后,陷入市场需求下滑的逆境。在主营产品同质化严重、利润持续下滑的形势下,售后服务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逆境之下,服务营销成了重要突破口。
甚至,有业界专家称,家电售后服务这一市场规模高达100亿元。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秘书长徐东生表示,随着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企业处在从产品、价格、促销等手段的竞争向品牌竞争的转型时期,售后服务将承担起更多职能,成为企业塑造品牌、实施市场差异化竞争、构建品牌增值内涵的重要手段。“维修服务不仅是整个家电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最后一道环节,更是各家电企业决胜终端的关键环节。不少家电企业深刻认识到,服务已成为市场盈利的新契机,以服务为主题的企业市场营销正逐步展开。”
售后服务乱象丛生
事实上,家电维修服务市场规模已经相当庞大。商务部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中国家电维修服务注册企业约30万个,维修服务收入达1215亿元,长年从业人员有300多万人,短期从业人员(如夏季空调安装服务等)近300万人。由于中国家电企业在这一领域的集中发力,这组数字在2011年继续增加。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中国家电企业集中发力售后服务的同时,有关家电投诉量也居高不下。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2011年家用电子电器类投诉量高达138819件,位列榜单第三,仅次于服务、百货类。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