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三门峡市商务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把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和“汽车以旧换新”工作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载体,用足用活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促进新农村和谐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市共有农家店957个,家电下乡兑付补贴资金1223.64万元;全市“汽车以旧换新”销售汽车、摩托9154辆,落实补贴资金1267.58万元。三门峡市商务局局长李平宣对此三项工作非常重视,抓得扎实,措施到位,市、县、乡三级联动,全面唱响“合作发展,惠民共赢”的主旋律,受到农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欢迎,使三门峡市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和“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真正成为“政府得民心、企业得效益、农民群众得实惠”的系统工程。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成为民心工程
三门峡市从2005年开始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工作,几年来,该市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扩大农村消费、提高农村流通商品质量、更好地为“三农”服务、保证农村食品安全的高度出发,既注意认真贯彻领会上级政策规定,又注意将具体要求落到实处;既注意在工作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又注意吸取外地成果,借鉴引用;既注意加强承办企业的监督管理,又注意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配送中心和农家店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受到广大农民群众欢迎。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认真做好年度规划,提高农家店覆盖率。农家店建设规划先行,可以保证工作有序推进,有的放矢。我们根据实际情况下达建设任务,按照“县市全面推进,乡村扩大覆盖”的原则,既考虑到覆盖率又考虑到实际需要,制定“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实施规划。二是加强配送中心建设,提高农家店商品配送率。他们始终坚持把配送中心建设放到重要位置,积极督促承办企业将配送中心建设好,努力扩大配送品种,提高配送率。如渑池县新生活日用品连锁配送中心立足当地资源,与河南仰韶酒厂签订协议,委托厂家专门生产用于农村市场销售的两种低档白酒“六六顺”、“古陵春”,包装上贴有“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字样,每箱6瓶26~28元,很受农民朋友欢迎。通过合作联手,持续提高该市农家店的商品配送率。三是加大指导检查力度,保证农家店规范建设。几年来,商务部门多次深入县、乡、村察看农家店建设进度和情况,一般安排一年2~4次。每到一地,认真向农民群众宣传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耐心帮助农民朋友算账,讲解农家店建设与改造规范内容。四是认真组织验收,严格标准,保证质量。验收工作是保证农家店建设质量的重要关口,坚持企业申请、县级受理和市级验收的程序,对每年的验收工作高度重视,做到验收前召开会议安排布置;做好对验收人员进行培训;协调商务、财政部门共同参与;采用ABC分类打分法,层层筛选,其中A类为合格店,B类为基本合格店,但需要整改,C类为不合格店。这样的分类和把关,其结果是提高了合格农家店的比率,减少了不合格农家店的数量,总体上提高了农家店的建设质量。五是坚持搞好总结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和建设水平。每年的岁末年初,各县、市政府召开总结表彰、政策兑现大会,参加人员包括县乡政府领导、有关部门、承办企业和农家店店长等。商务部门一季度召开一次“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工作会议,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研究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承办企业也不定期办好培训班,参加人员主要是农家店店长。六是抓好示范店建设,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示范店在整个“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中作用明显。2007年以来特别抓了示范店的建设,注意树立典型,发挥示范带头作用。2007年1月19日,三门峡富达超市公司示范店的开业运行,提供了农家店建设与改造的模式,标志着该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农家店的商品配送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为加强企业与农家店合作,形成互利双赢的局面作了有益的探索。目前,每个县10个示范店的建设工作已经完毕。七是妥善处理实际问题,少走弯路,不出偏差。在正确理解贯彻有关政策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妥善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首先严把准入关,规定不能突破,标准不能降低。二是行政村建店问题,对申请建设或改造农家店的行政村,提出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有市场需求、二有群众自愿参与、三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四要考虑企业配送能力。三是已验收合格农家店问题,要求商务部门、承办企业切实负起责任,继续加强监管,防止出现滑坡。四是农家店挂牌问题,验收合格后,由承办企业在一个月内统一制作、悬挂,包括制度、登记簿、上岗证等一并到位。对于不是农家店或验收未合格的,不能自行制作悬挂,凡自行制作悬挂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利举报。同时不能出现一店多牌现象。八是依靠乡镇政府、村委会,有力地推动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自2006年开始,在农家店的建设过程中,一些县市由政府将目标下达到乡镇政府,这样乡镇政府、村委会就加入到这项惠民工程当中。实践证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应该也必须紧紧依靠乡镇政府、村委会。乡镇政府、村委会和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影响面不断扩大,有力地推动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开展。目前,该市多数县市都采用了这种办法,效果很好。
通过几年来的建设,三门峡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取得显著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家店建设数量持续增加。截至2009年10月底,农家店总数达到957个,占全市可建农家店行政村总数1315个的72.8%,其中乡级店33个,村级店924个;日用品店848个,农资店109个,农家店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新的亮点。
二是农家店建设质量不断提高。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得到较大改进,实现了农家店门头牌匾、进货登记簿在全市的统一,超市货架在县级区域的统一。进货登记簿专门标有三门峡市商务局监制字样。商品配送率直营店达到80~100%,加盟店达到50%左右。建立了一批示范店,一县10家,起到了以点带面,示范引导的作用。验收合格农家店的卫生状况、店容店貌等显著改观。
三是农家店影响面扩大,影响力增加,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农民群众反映“买东西一般都到农家店去”,“在农家店买东西方便、放心、舒服”。农家店主讲“挂上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这块牌子,非常引人注目,来的人多啦,生意比过去也好多啦,一天至少多卖几百元钱”。同时,农家店也成了当地农村人流、物流、信息流聚集的地方,确实起到了方便消费、放心消费的作用,充分说明了商务部启动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真正是一项政府得民心、企业得市场、农民得实惠的“民心工程”,确实是为农民朋友办的一件实事、好事。
四是农家店的多功能平台作用日益发挥。目前通信,包括移动、联通、网通,邮政报纸、信件邮递等已进入该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农家店,实现了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发挥了农家店多功能平台的作用。
五是领导重视,部门联动机制已经形成。各级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2008年、2009年市委、市政府将此项工作列入向全市人民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县、市政府也都出台了有关扶持政策并得到落实,如渑池县政府2006年就给商务部门拨付20万元,用于制作门头牌匾等项目。目前商务、财政、供销、工商、卫生、税务等部门配合良好,联动机制初步形成,共同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深入开展。
“家电下乡”、“汽车以旧换新”拉动了农村消费
三门峡市认真贯彻落实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2009年全市备案家电下乡销售网点245个,明确悬挂指定牌匾,设置宣传窗口,所有网点开展网上录入和开据正规发票。自去年家电下乡工作开展以来,全市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72016台(部),其中销售彩电22636台,电冰箱33576台,手机1989部,洗衣机7571台,计算机1937台,空调3272台,热水器1009台,电磁炉32台,微波炉48台,实现销售金额12388.18万元,实际兑付补贴资金1223.64万元。
三门峡市专门成立由商务、财政、环保和公安四部门组成的汽车以旧换新联合服务窗口。全市设置汽车摩托车下乡销售网点29个,其中11家被授予销售示范店牌匾。2009年前十个月,全市销售汽车、摩托车9154辆,其中微型客车1747辆,摩托车6858辆,载货车549辆,兑付补贴资金1267.58万元。报废汽车4辆,兑付资金0.8万元。联合服务窗口加强信息系统审核和完毕手续,正式办公一个月来,已受理车主车辆28辆,其中老旧报废更新汽车16辆,以旧换新车辆12辆。
三门峡市在全力推进“家电下乡”、“汽车以旧换新”工作中的主要做法是:一是政策宣传,家喻户晓。为充分宣传国家有关政策,该市利用电视以记者访谈形式、利用报纸以答记者问形式、张贴标语和宣传车下乡散发宣传单、通过邮政邮寄惠农政策宣传册(5万份)、中国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大运营商进行短信群发,向广大农民朋友广泛宣传家电下乡和汽车摩托车下乡惠农政策,利用节日、集会,在街道、广场等场所进行大型宣传咨询活动。今年以来,全市组织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专项宣传活动28场次,《汽车以旧换新答记者问》在《三门峡日报》、《三门峡广播电视报》、《西部商务》等媒体刊登。随着家电下乡产品的热销,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农户也成了此项工作有形的宣传者。市家电下乡办向社会公布政策咨询电话,对群众解疑答惑,妥善解决投诉,也发挥了政策宣传、咨询服务的作用,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的政策宣传基本上达到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汽车以旧换新制定了宣传月活动方案,公布了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及其网点名单、地址和联系电话,正在继续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二是加强网点建设,规范网点管理。商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严格按照《家电下乡操作细则》、《河南省家电下乡销售行为规范》,切实加强对家电下乡销售网点的管理,确保销售网点规范运作,对违犯有关规定的严肃处理,特别是对不能开具销售发票、不能及时录入销售信息、不能实行现场兑付补贴、不积极销售家电下乡产品和非正面宣传家电下乡政策,造成恶劣影响的,对销售网点提出整改要求,直至取消家电下乡指定销售网点资格。家电下乡办公室分别于5月、7月份组织了两次全市家电下乡销售网点检查,规范网点运作,纠正家电下乡销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7月份卢氏县官道口金三角家电经营部因违规操作,骗取财政补贴资金,被取消网点资格,并在全县销售企业通报。通过清理整顿网点,完善了网点布局。同时,加快销售网点备案速度,正规悬挂由市商务局、市财政局规定式样的指定销售网点牌匾,规范企业运作,正规经营。在汽车摩托车下乡销售网点建设和管理中,树立汽车摩托车销售示范店形象,引导和鼓励销售网点提高优质服务,加大促销力度。6月10日,三门峡市举行全市汽车摩托车下乡销售示范店授牌仪式现场会,对在汽车摩托车下乡销售中规范操作、政策宣传到位、服务优良的9家汽车销售店和2家摩托车销售店进行了示范店授牌仪式。在汽车以旧换新工作中,着重加强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及其网点的管理,要求企业严格执行好政策,录入车辆信息规范仔细,把好第一关。同时,要求联合服务窗口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热情服务,认真细致,不出差错,树立服务窗口良好形象。三是积极稳妥推进家电下乡销售网点代垫直补工作。6月5日三门峡市召开全市家电下乡网点代垫直补工作会议,对全市的家电下乡代垫直补工作进行具体安排。特别强调加强县级商务、财政部门之间的配合;向广大农民朋友宣传推介好政策、网点和品种;加大市场和销售网点监管力度;及时受理新设销售网点的备案;努力创新工作方法,注意发现代垫直补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妥善处理,确保服务水平提高和代垫直补工作的顺利进行。6月中旬,家电下乡销售网点代垫直补工作全面推开,各县市区商务、财政部门密切配合,召开销售网点会议具体安排布置,划分确定负责清算的财政所,销售网点签订代垫直补协议,指导督促销售网点落实代垫直补。为了向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及时兑现补贴,市、县两级财政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各基层财政所安排专人负责农户申领补贴资金兑付工作,并力所能及地为农户提供各项帮助。如陕县财政局在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为各财政所购买了复印机,对申领补贴的农户以优惠的价格复印有关资料,既方便了群众,又为群众节约了开支,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灵宝市、渑池县等都规定了财政所为销售网点清算资金的时限,保证了网点资金的及时周转,调动了网点代垫直补的积极性。自从代垫直补开展以来,家电下乡产品销量直线上升,7月份一个月,全市家电下乡产品销售达到7241台(部),创实施家电下乡以来月度销售新高,代垫直补的的确确方便了农民群众,进一步推进了家电下乡工作的开展。四是结合三门峡市实际,建立月度通报制度。推出了按销量占农户比例排序和按补贴量占农户比例排序两种排名,既照顾到了城区也照顾到了边远地区;既鼓励城区销售网点的积极性,又不使边远地区和山区从事家电下乡工作的单位和人员失去信心,真正起到了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的作用。在通报中指出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就下步工作作出安排,指导全市家电下乡工作的顺利开展。五是商务、财政、环保、公安等部门紧密配合,形成合力。宣传部门扩大了政策宣传的深度,制作电视专题片进行正面宣传,在新闻媒体上登载有关报道,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国税部门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配合做好家电下乡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配合家电下乡工作的开展。优化纳税服务,加快了一般纳税人审批办理速度,在税收征管纳税申报、税款缴纳、发票领购与缴销等环节为家电下乡销售网点提供便利条件,妥善解决去年试点工作中的遗留问题,及时处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工商部门加大了对扰乱家电下乡市场秩序行为的打击力度。其他有关部门也都按照各自的职责积极协调配合,同心协力推进工作的开展。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三门峡市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和汽车以旧换新工作,不仅让广大农民群众和车主真正得到了实惠,而且扩大了消费,加快了消费升级和车辆更新换代,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门峡市商务局局长李平宣表示,下一步要继续落实好各项利民惠民政策,加强部门联动,扩大宣传面,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农民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