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中国财经报道》2009年12月19日播出《家电2009:绝地复苏》,以下为节目实录
家电业的日子最近几年的日子都不好过。先是“杀敌一千 自损八百”的价格战,把国内厂家的利润搞的“像刀片一样的薄”,紧接着,新劳动法实施、人民币升值又是雪上加霜;而去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更被有人看做是家电业的灭顶之灾。一年多后的现在家电企业的日子过得究竟怎么样了呢?
一、“下放”车间的老板
林健是格兰仕微波炉外贸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最近一个月,他常常被派到微波炉总装线上工作。看起来,对于现在的工作,他还并不十分熟练。“的确是因为速度,今年早上你们也看过,的确速度是非常快,因为这方面的一个效益,这个地方也是我们效益提升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快速运转的生产线面前,林健有时会显得有些忙乱。但让记者奇怪的是,一个副总经理为何会出现在车间的生产线上?“现在是内销和外销都非常旺盛,现在的订单应该来说,我们的产能在满足整个市场的需求方面产生了些矛盾,所以集团也鼓励我们整个所有职能部门,还有各子公司的销售人员,都是参与到第一线的生产。”“那像你们每天都会有人来支援一线的生产当中吗?”“我们微波炉外贸公司每一天会抽调10%到15%的人员支援生产。”
在车间主任关发昌这里,我们了解到像是“老总”下到车间这样的情况并非个案,为了赶订单,如今的格兰仕上上下下已经实行了全民总动员。“基本上各层次的部门都有,有审计的监察部,还有总裁办、行政科、法务部、企划部。”
一方面是集团上下全体动员,另一方面,人力部门还要不断加紧招聘新的工人。像是这样的招工场面,现在格兰仕几乎每隔几天就要出现一次。公司还提出,希望员工能介绍老乡来厂里工作,介绍一个奖励100块钱。可即便是这样,招工的进度还是赶不上订单增加的速度。“12月份已经是上升到320万台,这个微波炉的总产量,其中出口就180万台,内销140万台。”“是不是意味着咱们现在生产线上还需要进更多的人?”“对,新增加了800人11月份的,原来是有一个时间,给他们操作过了,才安排到生产一线,因为现在任务那么紧,我们就把那个时间缩短,但也是在生产线,也是要确保他们,一个培训的时间,只是边做边培训。”
格兰仕集团总裁梁昭贤告诉记者,现在的格兰仕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忙。不仅是定单忙,生产忙,出货也忙。赶上客户催得紧,工人不得已常常是通宵达旦的发货。“前两天晚上我和集团的那些主要领导都深夜到现场看,确实那种场面从上到下都忙得不可开交,我们都是开车过去的,但是一排排货柜车,那个是平板车,都把工厂仓库的道路都全部塞满了。”
格兰仕的忙碌只是今年中国家电企业的一个缩影。在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中,家电业也感受到了阵阵的寒意,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年一季度,家电行业收入同比降低了17.71%,利润同比降低了29.45%”,但到了下半年情况发生了逆转,1-8月,家电企业收入只同比下降了1.1%;和去年大体持平,而利润总却同比增长了27.89%;这一状况和另一个家电大国日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
2009年2月,日本的一些消费电子巨头纷纷公布了他们巨额亏损预期的年报。日立亏损7000亿日元,松下亏损3800亿日元,日本电气公司亏损2900亿日元。日立、松下、索尼、东芝、富士通、夏普、三洋电机和日本电气公司等8大厂商合计税后净亏损达到2兆日元(约223亿美元)。日本《每日新闻》评价说:“日本家电业出口急减就如同大河决堤,无法阻挡。”《日本经济》杂志甚至用“全军覆没”来形容这一现象。一时间,日本家电业全面亏损的报道也见诸国内报端,一些人甚至断言如果出口持续萎缩,日本制造业神话不久就将破灭。长期从事家电行业研究咨询的专家罗清启则认为日本国内市场非常有限,主要市场在海外,外部环境一旦发生巨大变化,必然会对其产生影响。“在金融危机这个过程中应该说日元对美元的汇率是大幅走高的,大幅走高那么导致什么,导致它电子产品的出口应该说形成很大的亏损,这是日本电子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现在这个亏损会延续多长时间应该说还是个未知数。”
然而,和日本家电业不同的是,中国政府随后启动的一系列行业刺激政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苏宁电器北京一个城乡结合部的门店记者看到,这里为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专门设立了销售区。工作人员潘敏说:“从具体的数字上看的话我们全国基本上情况都是一样,家电下乡对于一些农民非常多的区域,城市或者是郊区来说的话,它的推动基本在5个点,这样一个消费的增长,那对于像家电以旧换新的话,因为现在家电以旧换,新试点是九个城市,那这五大类产品的消费,基本上是有40%到45%以上,是通过以旧换新来进行实现的。”
在罗清启看来,今年总体的家电业态势可以用,外冷内热来形容。在金融危机,出口锐减的局面下,政府相继出台从农村到城市的一系列家电消费刺激政策,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家电业承受的巨大困难。“启动内需市场之后,我们注意到在农村(家电)价格比较低,适合农民消费的产品,这个对厂家来说,它可以保持它整个产品的规模,就是我们所说的流量,对吧,城市里面以旧换新,推行以旧换新的政策,这个以旧换新,我觉得会刺激什么呢,中高端这个价位的产品,它可以为厂家提供利润。”
三
和日本家电业最大的不同是中国有广阔的内销市场,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拉动下,多数家电企业的国内销售额有了明显的增长,但这只是家电业复苏的一个外因。在调查中记者发现,最近国内家电企业无论是在市场开拓的方法上、核心技术的打造上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记者见到梁昭贤时,他刚刚从阿联酋的迪拜回来。格兰仕刚刚再那里举办了一个大型的产品展销会。“以前搞过类似的活动吗?”“在金融危机之前没搞过那种活动,基本上都是集中在欧美市场,我们各种推广是比较多的,对于那些新型市场,我们是重视不够的。”
提到欧美市场,这里曾经是梁昭贤最看重的一块阵地,一直以来都占到格兰仕出口量的70%。然而在过去的一年,这块市场成了梁昭贤的心病。“应该这样说,今年一季度是最困难的,那从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整个环境从国外来看,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一部分企业逐步开始放弃制造。”
作为微波炉外贸公司的副总,林健主要负责美国市场的销售,他切身的感受到订单减少的压力。“所有产品的销售人员都压到第一线,你像去年下半年,我举一个例子,跑一个美国我就跑了四趟,仅仅四个月我跑了四趟,所以这方面,因为当时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是美国市场,所以这方面的下降幅度是比较大。”
经过努力,今年上半年格兰仕欧美市场的销量得以稳定。但梁昭贤已经意识到,开拓新兴市场已经迫在眉睫。随后格兰仕成立部门主攻非洲,中东和拉美等市场,这次他从迪拜一次就带回了1.8亿美元的订单。“只是一个展览,只是两天时间,如果把那个市场做深做透,可能不是1.8个亿美元的订单概念,可能是18个亿28个亿的概念。”
西方不亮东方亮,梁昭贤希望新兴市场能够给格兰仕的利润增长点。而在罗清启看来,格兰仕的成功并不偶然,性价比高是中国家电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中国家电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格兰仕不是一个个案,像格兰仕这种,应该说是比较普遍的,出口比较热,我们的产品的性价比比较高,当世界不同国家遇到经济危机的时候,它的消费能力在下降,但是我们的产品恰恰是性价比比较高,就是质量比较好,价格比较优惠,这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价格一向是格兰仕的强项,然而在梁昭贤看来,企业真正可持续的增长还是来自品牌,这在欧美等传统市场显得尤为重要。一贯不按常理出牌的格兰仕又在品牌的运作上想出了一个新点子。“由于金融危机,我们采取新的营销思路,那个自藏的自主品牌,要全方位要推,格兰仕自己的品牌,又强调自控品牌。”
自控品牌是梁昭贤近来经常念叨的新名词。所谓“自控”,就是可以自己控制的品牌。格兰仕从去年底开始和美国一些家电品牌寻求合作,合作方式先是租用对方的品牌,在租用期间格兰仕有对产品的设计权、并可以使用这个品牌原有的销售渠道。“货架上绝大部分产品都是你来生产制造来去控制,只有你控制了零售终端了,你才有话语权,你有了话语权了,你的销售竞争力才会大,您刚才说的有没有数据来支撑,比如举个例子以美国这个市场,就美国一个市场,我们举一个熟悉的卖场叫TRAGET,我们由于有了自控品牌,销售跟去年同比增长了150%,所以自控品牌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那种潜力是巨大的。”“这5个品牌方便告诉大家吗?”“是非常知名的,都是大家熟悉的那些品牌我想,只要我们是业内人士都能清楚。”
对于具体的合作品牌梁昭贤守口如瓶,租来的毕竟还是人家的,说出来恐怕会让双方都感到尴尬,不过,如果租的效果不错,也不妨顺便买下来。“所以那种自控品牌是从两方面,先租用,租用好了,有成果了,我们叫条件成熟就收购,成熟一个我们就收购一个。”
早年间靠价格战起家的格兰仕,最近两年一直在着力摆脱“价格屠夫”的公众形象。在掌握了磁控管等核心技术后,格兰仕开始拥有在微波炉上的话语权,但微波炉还只是一个小家电,市场规模、利润毕竟有限,9月份,格兰仕宣布将在中山建设占地600亩的冰箱、洗衣机生产基地,连同已有的空调扩充自己的白色家电产业链,而此时另一个白电巨头也在谋划新的变局。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