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政策措施,积极采取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做好家电下乡工作,推进社区商业建设工作,培育和发展新的消费热点,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深入实施“放心肉”、“放心酒”工程,积极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大力推进“东桑西移”工程,积极促进农产品销售等,多举措搞活流通,扩大消费,促进城乡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势头。
搞活流通扩大消费
“家电下乡活动成了今年以来的一大经济增长点。”贵阳苏宁电器多渠道销售部经理武靖告诉记者。苏宁电器贵阳地区管理中心近200个家电下乡备案网点已逐步向农村消费市场延伸,目前销售家电下乡各类产品2万台(件),销售金额3000多万元,占贵阳地区整个家电销售额的20%。
2009年12月21日下午4时,苏宁电器贵阳喷水池商场二楼。
“这款手提电脑原价4299元,现在搞促销活动只需要3999元,并配送鼠标和电脑包。”营业员说,如果当场认购的话,还可以免费领取丰富的礼品。记者在现场看到,各类电器商场让利从数十元至几百元不等。
苏宁电器贵阳地区管理中心去年以来联合电器生产企业开展以旧换新及家电下乡等活动,采取团购优惠、送赠品、直接降价等促销方式,极力培育消费热点,拓展城乡消费市场,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据悉,去年前三季度,全省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6.49亿元,同比增长19.0%。其中,城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5.0亿元,同比增长18.2%;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1亿元,同比增长20.2%;县以下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4亿元,同比增长19.9%。农村市场增幅继续高于城市,国家拉动农村市场的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效果。另外,全省有7560个家电下乡销售网点完成备案工作,家电下乡销售网点已覆盖全省88个县(区、市),销售补贴类家电下乡产品37万台(件),销售金额5.59亿元,有效地拉动城乡市场消费。(袁天志)
和农民熊远忠算家庭账
家住云岩区茶店村的农民熊远忠一家笑得合不拢嘴。大学毕业的女儿回村自主创业,收入一下子翻了番不说,企业规模也将扩大,日子可真是越过越红火了。
熊远忠是茶店村杨柳湾村民组的一名普通农民,土地征拨后,失去土地的一家人原来靠出租房屋的房租过日子。几年前两个女儿双双考上大学,大女儿大学毕业后留校当了教师,去年7月,二女儿熊丽娟从贵阳医学院药学专业毕业后,先后在医药公司、超市等地方打工。2009年4月,熊丽娟转变观念决定自主创业,并在村里的扶持下投资8万元在新添大道上办起了200平方米的洗车场,请了七、八个工人,由于生意红火,熊远忠老两口没事也到洗车场帮忙。
熊远忠算了一笔账:每天平均可以洗50个车左右,每个车15元,加上汽车美容等服务,一天进账可达800余元,刨掉工人工资等成本,每个月纯收入一万余元。老熊乐呵呵地说“以前每月靠房租收入最多3000元,现在每月能够达到1万多元,收入是翻了几番。不过,我们高兴地还不是这个,在区就业局的指导下,将把我们这个洗车场打造成连锁经营的品牌店。家里电器什么的都有了,挣的钱就全部用来扩大再生产了。”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