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随着国内液晶市场的持续火爆,本土企业也不断爆出喜讯,原来可望而不可即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陆续筹建、开工,似乎国产电视一举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但有趣的是,各大品牌不约而同的力推LED电视,据权威机构预测,2010年LED背光面板出货量占整体市场的比率将提高到44%。LED电视因其技术优势越来越成为强有力的市场替代者。而那些巨资引进的生产线越来越看是个“套”。
当前国内LED液晶产业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芯片、材料等关键部品仍然受制于人,在以LED电视为竞争主体的“后液晶时代”,中国彩电企业恐再次陷入外资企业的“产业圈套”。统计数据显示,在应用LED相关专利的国家中,日本占全球相关专利的27.9%,而中国仅占9.34%。中国企业的专利基本上集中在LED封装以及LED应用等中下游产业链,芯片制造专利大部分被国外企业所掌握。也就是说,在LED电视大行其道的时候,外资品牌将成为最大受益者,而受制于核心技术等关键要素,中国彩电企业将难以在新一轮的产业竞争中占得先机。
从这里来看,LED液晶电视更像是外资企业拉开与中国企业技术差距、保持产业控制优势的一枚重要棋子。因为,当前中国彩电业的技术能力正在快速提升,特别是多条高世代面板生产线的筹建、投产,都将极大提升国内彩电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经济性决定产业规模的时期,中国彩电企业的产业优势正在逐步追赶日韩企业。在这种情况下,LED液晶电视登上市场的舞台,这将极大消解我国彩电产业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产业优势。
事实上,显示技术的更新只是彩电产业的发展主线之一,另一条主线是彩电产品与互联网内容的融合。对中国彩电企业来说,未来彩电产业真正的挑战是如何实现软硬一体,通过软件、内容等“软实力”实现商业模式的颠覆式创新。就像索尼一样,通过控制内容影响并掌握内容的格式标准,同时利用内容格式标准来确定硬件的技术标准,从而开创新电子时代下的竞争模式。
对中国彩电企业来讲,这个学费也许是必须是交的,先做好学生才能够做好师傅。但如果技术能力、经营方式不做彻底改变,不但依然是新型显示技术的旁观者,更无暇顾及今后内容运营带来的挑战,这应该是我们彩电企业在新的一年必须考虑的战略问题。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