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家电下乡 -> 新闻快递
高科技追求带给夏普的是机会还是噩梦?
时间:2010-02-04 15:02:14来源:作者:贝宜可

  保守和固执使夏普株式会社 (下称“夏普”)错过了在中国投资的最好时机,等待和观望迎来的却是来势汹汹的对手。

  当中国以举国之力振兴液晶产业之时,这个最具潜力的市场带给技术先锋夏普的,是机会还是噩梦?

  逆行者

  当全球主流液晶面板制造商纷纷将生产基地转移至成本更低的海外市场时,夏普却逆道而行,在日本本土建立史上最贵的液晶新厂。在“执着追求高科技”方面,夏普是以一个典型,为此,该公司不惜冒着成本居高不下,投资与需求不成正比的风险。面对汇率风险、高劳动力成本、高基础设施成本等不利影响,夏普选择的是革命。

  2009年12月,夏普在日本鶭市耗资110亿美元兴建的工厂投产,该基地为全球最大的第十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供应60英寸、65英寸液晶电视,同时它被认为是日本最昂贵的生产基地。从去年8月开始,夏普加大龟山第二工厂生产力度。

  之所以花费重金打造生产基地,是因为夏普在其身上寄托了为液晶面板产业革命的决心。

  掌管该生产基地的夏普执行副总裁滨野稔重表示:“考虑未来10到20年的市场环境,目前液晶产业惯用的生产模式将不再适用,因此公司必须从最基本的厂房概念开始改革。”

  这并非表明,夏普没有遇到日企成本居高不下的压力。

  据夏普中国商贸有限公司人士介绍,为了节能和省力,鶭市工厂首次实现能源可视化。为缩短交货期,各工厂由车间搬运系统连接。此前,夏普通过电邮和电话下订单,新工厂则利用电视会议等技术使整个供应链的流程可视化,从而共享信息。

  此外,据夏普中国发言人介绍,在鶭市工厂周围预留大片土地让上游供货商来做邻居,该公司试图提高上游供货量的应变效率等来降低成本。计划中,夏普将会引进包括玻璃基板在内的近20家上游供货商。

  错失的商机

  自1912年公司成立以来,夏普赖以称雄的就是通过将高科技置于普通商品中,而获得市场,活芯铅笔和无孔皮带都是如此。但是,沉迷于对高科技的追求中,确实让夏普错过了商机。

  在液晶显示时代,凭借早期积累的技术优势,夏普几乎占据了垄断型的市场。只要电视厂商标明其液晶屏来自夏普,终端销售就会被认可。

  到了2006年,出于对其技术的渴望,中国北京、深圳、上海、南京都表现出了引进夏普液晶面板生产线的热情。而夏普的犹豫不决以及固执保守,使其在2010年几乎失去了和中国企业合资的机会。从6代线、7.5代线再到8代线,合作谈了一个又一个,“走了中国两圈都未下决策”。

  2006年,深圳市政府投资的深超光电有限公司曾联手康佳、TCL、创维和长虹四家彩电企业,拟建聚龙光电项目,投产一条6代面板生产线。此时,夏普提出与深超公司合作建一条7.5代线的方案。但是,迟迟没有下文,直到聚龙项目破产,夏普也没有真正与深超合作。

  第二年,夏普主动找到上广电,希望将公司位于日本龟山的6代面板线卖给上广电。但最终由于夏普要价过高,谈判破裂。首页 前十页 上一页 12 下一页 后十页 尾页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