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攀枝花市盐边县桐子林镇安宁村的45岁农民毛远康一大早来到仁和区弯腰树一家车行看车。他看中了一台3.5万多元的长安双排座汽车,享受政府补贴后,他只需掏3.2万多元便可买下这辆车。车行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每天都有来了解汽车下乡的农民朋友。”
据了解,自家电下乡以来,截至2009年12月31日,攀枝花市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44807台,销售额6816万元,兑付补贴金额824万元;汽车、摩托车10947辆,销售额9140余万元,兑付补贴金额998万多元,拉动农村消费近1.6亿元,网点平均销售数量、百户农户购买量,连续3年保持全省前列。
多设放心网点 方便农民购买
以前,购买“下乡家电”,农民要先将全部款项交给销售网点,然后将有关票据和所需证件、证明材料送到乡镇(街道)财政所,财政所审核完毕后发放补贴款,最快的也要半个月才能领到补贴,有的农民嫌麻烦干脆放弃申领补贴。2009年11月1日起,攀枝花对家电下乡补贴资金开始实施“商审商付、财政结算”的兑付方式,农民消费者在指定家电下乡销售备案网点,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可在销售网点直接兑付13%的补贴,销售网点采取“直接垫付现金补贴”或“直接抵减销货款”两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将补贴资金垫付给购买群众。这大大方便了农民群众。
“家电下乡是个好政策,但‘好经’一定要‘念好’,才能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攀枝花市商务局市场体系建设处处长卞英杰说。据介绍,攀枝花现有家电下乡网点149个,今后还将适度增加网点数量。
与此同时,商务局每月都会同工商、质监和财政等部门对备案销售网点销售的下乡家电产品质量、价格、操作流程、补贴兑付情况等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有坑蒙拐骗农民消费者的行为,立即取消其销售网点资格。”卞英杰说。
打个电话,售后服务立马到
为方便边远山区的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该市还组织大规模的“家电下乡大棚车队”等活动,到边远乡镇销售“下乡”产品。为了完善售后服务,攀枝花许多乡镇都建立了家电下乡产品售后维修服务网点。“打个电话,镇上的维修人员立马就来了,很方便。”盐边县益民乡新民村村民吴春花买了一台“美凌”冰箱和“海信”电视,“下乡产品虽然便宜,但质量和售后服务同样有保证。”
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启动以后,攀枝花市公安局迅速抽调15名民警和20名工作人员组成“流动车管所”,深入到全市44个乡镇,上门为农民办理摩托车牌证。
家电下乡开绿灯,覆盖各个乡镇
商家也加大服务力度。攀枝花金沙苏宁电器公司总经理谷毅告诉记者,按惯例,家电配送安装半径是45公里,“但对家电下乡产品我们开绿灯,覆盖到全市农村各个乡镇。”除配套服务外,攀枝花苏宁电器还在拓展销售途径上下功夫——在合作网点实施批发,同时,在网上商城中开辟家电下乡产品专版,联合广大乡镇的个人销售网点实施目录销售,通过网络下单、在线支付、区域配送的方式完成家电下乡产品的销售服务。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