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挣扎于亏损和保牌之间的京东方,仍在液晶面板制造领域倾力拉抬生产规模:继去年6月定向增发募资120亿元投向6代线项目后,京东方A再次“狮子大张口”,去年底开始又启动了新一轮的百亿募资计划,这次募资投向将是8代线项目。
面对日韩等境外产业巨头在华掀起的投产热潮,作为中国内地液晶显示器生产方面的领军企业,京东方携着巨额政府补贴和市场再融资加入了这场行业“赛跑”。为此,对液晶面板生产线的规模铺设和大把“烧钱”,也屡屡将京东方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
一面是“烧钱如纸”的现实,一面是“产业强国”的愿景,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由诸多不解、质疑与挑剔等交互构成的鸿沟横亘眼前。对于京东方公司董事长王东升来说,在带领公司团队经历如此“惊险一跃”后,能否将这家本土企业送上液晶面板产业的制高点?人们在等待答案。
“对于目前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迟缓而主要依靠政府补贴和市场再融资渡过难关的京东方来说,屡屡启动如此之大的‘烧钱’项目确属不易。”一位接近京东方管理层的人士如此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据这位人士透露,出于对公司生产线落后、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的担忧,加上股市近期的羸弱盘整,京东方此次的百亿再融资计划将面临两道槛:一是证监会的审批迟迟没有结果,二是机构和私人资本对其再融资计划的认可程度有限。
早在去年底,京东方这项新的百亿再融资计划已经开始启动。根据公司去年11月27日发布的公告,京东方A拟以不低于4.64元/股的价格定向增发3亿至23亿股。募集资金净额不超过100亿元。公司表示,本次发行所募资金中的85亿元将用于增资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公司投资建设第8代线项目(该项目总投资高达280亿元),余下15亿元用作补充流动资金。
在新的百亿再融资计划抛出的同时,京东方还特意为这一项目画了一张“大饼”。其预测称,8代线项目可以带动上下游产业新增投资200亿元,新增销售收入700多亿元,可以形成一个近千亿元产值的T FT -LC D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产业集聚群。
然而好事多磨。时至今日,这一新募资计划仍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在发布再融资公告后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京东方在这一问题上一直保持着低调姿态,没有多少实质性进展。而在漫长等待中,京东方A的股价也一路调整,到目前为止跌幅超过两成,其二级市场的价格已经非常接近定向增发预案中的增发价格。
对此,京东方科技集团公共关系总监张宇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这项定向增发方案去年12月16日在股东大会上通过后,公司早在去年底已将新募资计划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申请文件,目前这一申请仍在审核当中。“无论市场好与坏,100亿融资计划基本不会有变化。”张宇说。
根据京东方A当初发布的公告,这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对象的数量不超过10名,其中包括京东方十大股东之一的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及其他包括基金、券商、信托(以其自有资金)、财务公司、保险机构投资者、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上述接近京东方管理层的人士还透露,到目前为止,除了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承诺,以现金及(或)其所持对公司与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相关的债权本金及利息15亿元认购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的股票之外,其他机构投资者及私人资金大多对此兴趣不高。
据了解,作为此次再融资的投向目标,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第8代线项目总投资高达280亿元。项目总投资和增资后注册资本的差额,将由项目公司向境内外银行贷款解决。而到去年三季度,京东方的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32.26%,总负债额高达84亿元。旧债复新债,沉重的债务问题也使得京东方的品牌形象受到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股市调整仍未结束,京东方A的股价在当初拟定增发价下限4.64元附近上下浮动。业内人士对此表示,虽然二级市场股价跌破增发价(或增发价下限)的情况,并不必然导致公司定向增发的失败,但如果机构投资者能够在二级市场上买到更便宜的股票,其参与定向增发的动力就会明显减弱。
从目前情况看,京东方A要想顺利增发,可能还需要重新修改发行方案,包括下调定向增发价格,以及调整定向增发数量,等等。
化解二度“被ST”危局
除了“自救式”的再融资之外,京东方在资本运作上辗转腾挪的功力,更多表现在对政府资源的巧妙利用及对相关股权的剥离和转让等很多方面。
此前的1月14日,京东方修改了其2009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后,京东方预期2009年度净利润为2000万至1.2亿元,而2009年10月29日曾预期2009年度亏损10亿元。前后仅2个多月,京东方便实现了10亿多元的盈亏“大逆转”,从而有幸躲过了再度被ST的命运。
对于两个月后就扭亏为盈,且净利润增加10亿元,京东方的解释是,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公司坚持技术创新,采取了优化产品结构、降成本、降费用等一系列经营改善措施,降低了经营亏损。同时,公司参与北京兆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项目、受让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部分股权等资产重组项目及政府贷款贴息、科研研发补贴等相关措施,已于第四季度陆续完成,公司2009年度业绩得以扭亏为盈。
根据专家的分析,导致京东方前后两次业绩预告“误差”10亿元的原因,主要是源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其中政府补贴占了大头。实际上,京东方2009年的盈利模式和2007年盈利颇有相似之处,也是通过政府补贴和股权出让,最终在账面上实现盈利。
据了解,京东方2009年共收到科研补贴和贴息总计6.3亿元。这些来自北京、合肥和成都等地政府的补助,主要用于补偿京东方已发生的研发费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这些资金将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可计入当期损益,确认为当年利润。
在公司众多扭亏原因中,公司剥离资产及对增发股份的财务处理方面也颇为人引人注目。2009年12月16日,京东方披露称,拟以2亿元的价格,将所持京东方置业70%的股权转让给关联方北京东电实业。交易完成后,扣除所得税及相关费用,预计将增加公司利润约1亿元。
随后,2009年12月17日,公司还发布公告表示,公司以所持北京电子城2.73%的股权认购兆维科技新发行股份,持有兆维科技981 .95万股,公司拟将其划入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管理。而根据有关规定,公司将对换入的兆维科技股份在交换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评估,依据金融资产评估值确认换得资产的公允价值,并将其与原持有电子城股份的账面价值之差额计入2009年的损益。
而同样的财务处理还运用在对松下彩色显像管公司的股权收购中。去年12月30日,京东方披露表示,公司以100美元购买M T映像显示株式会社所持的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公司50%股权。此次交易,公司对后者的持股比例由原30%增加至80%,构成企业合并。根据相关规定,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经复核后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根据业界的观点,京东方2009年度利润逆转的最大看点,在于此举使得公司免除了再度被冠上“ST”的尴尬。此前,京东方2005年和2006年连续亏损,带上了ST (特别处理)的帽子。2007年首次实现盈利6 .9亿元,摘下了ST帽子。然而2008年又亏损8 .08亿元。如果2009年连续亏损,摘下的ST帽子将再次被戴上。而此番京东方通过政府补贴等方式扭亏,则被看成是避免公司退市的“神来之笔”。首页 前十页 上一页 12 下一页 后十页 尾页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