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家电下乡 -> 新闻快递
家电从制造到创造的前一站:制造高端化
时间:2010-05-25 09:02:02来源:作者:贝宜可

  近年来,“去制造化”陡然间成为许多家电企业热议的发展命题,一些企业甚至提出了向服务和营销转型的新路径。《中国企业报》记者在采访中也注意到,在许多企业提出“去制造化”发展的背后,正是受到了技术和市场的话语权缺失,制造环节利润日益稀薄,不足以支撑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最终不得不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不过,一些家电企业对于“去制造化”并不认同。长虹集团企划部部长刘海中就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作为从制造领域发展起来的中国家电产业,多年来我们在制造上已经积累了众多优势,如果完全放弃制造,不仅是影响到员工就业的社会性问题,还会在今后的市场中向对手拱手送掉我们多年来的发展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钦也指出,制造优势是支撑中国家电业的发展根基,现阶段对于许多家电企业而言,当务之急是进行制造的高端化转型,要从下游的整机拼装向上游的关键零部件制造转型,要从低附加值的产品向高附加值的产品制造转型。

  制造也分高低端

  “制造水平也体现了企业的一种技术和工艺水平,企业对于制造环节的管理,往往会影响到其在终端市场的竞争优势。”厦华电子品牌部经理苏再泉告诉记者,从3年前厦华电子的亏损,到今年的扭亏为盈,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来自于企业内部的制造转型。原来一条生产线全年只能生产120万台电视,但通过制造工艺的调整以及人员培训,年产能提升到180万台,这其中增加的效益便为厦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动力。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生产现场管理的负责人也介绍,同样的生产线,使用不同的生产工艺、现场管理和员工,最终得到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熟练工配合精益化管理,不但会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还会提升产品的品质。记者注意到,美菱自去年开始向所有消费者公开承诺“冰箱开机不制冷免费送”的活动,正是由于具有企业高品质制造的保障,才有了承诺的底气和实力。

  为了提升制造水平,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现代技术应用到制造环节,记者了解到,早在2008年,长虹集团便在内部推动“IE(工业工程)”,提出“通过对人员、材料、机器设备组成的系统设计和改进,提高生产率并降低成本”的制造技术创新。台湾质量管理大师林秀雄教授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IE就是从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工程专业技术,对于传统的制造产业而言,将会因为IE的出现而实现新一轮的创新与升级。

  据长虹IE工程师张泉伟介绍,网络公司是长虹目前推行IE最好的一个子公司,仅仅一个月时间,将32万库存缩减归零,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品质。“以前,4条部件加工线有60多个员工,生产出来的部件供应总装线的生产需求,现在合并后,每条总装线有6个面板加工员,7条总装线上共42个面板加工员,人手上有一定减少。”长虹多媒体公司生产工厂负责人表示,这种制造技术的应用确实为企业带来了效益的提升和良性率的改善。

  短短两年间,从一开始的不接受,到全公司的普遍采纳,记者了解到,长虹集团旗下的多媒体、模塑、器件等公司都通过实施IE达到了提高效率、降低损耗的目标,从而加快长虹实现精益生产的步伐。最终,也成就了长虹向制造要效益的目标。

  向上走的战略背后

  目前,中国家电业正在市场上掀起一股“向上走、高端化”的战略转型序幕,不仅是在彩电市场上,冰箱、空调、洗衣机等领域都出现了国内企业转型高端市场的身影,还出现了包括互联网LED电视、无氟直流变频空调、全自动滚筒洗衣机、多开门6A冰箱等高端产品。首页 前十页 上一页 12 3 下一页 后十页 尾页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