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富士康“12连跳”将富士康推向了媒体的风口浪尖,公众对于富士康员工屡屡自杀颇是关注。在澳华网对富士康前高管信怀南的专访中,信怀南形容他与郭台铭的关系,就如离了婚的夫妇一样,因为误解而结合,因为了解而分开,“离婚”后本不宜发表意见,这也是十年来他很少说起鸿海的缘故。不过最近富士康员工自杀问题闹得那么大,因此很乐意接受此次独家专访,谈谈他对富士康事件以至郭台铭的看法。
信怀南特别强调,这只是代表了他个人的意见。如果他讲了一些郭台铭或鸿海的好话,不是因为要拍马屁;如果说了一些不中听的话,也不是出于恶意,因为彼此之间已经没有利害关系了。
不是血汗工场是高压锅信怀南认为富士康绝对不是一家血汗工厂。“郭台铭的人,绝对不是一个经营血汗工厂的人。我们一般所谓的血汗工厂,很可能是以工人的工作条件为出发点,例如灯光、空调、薪水、工作时间等,偏向与物理环境上的一些缺陷。鸿海绝对不是这样的公司。在设备上,当然绝对不是所谓的血汗工厂。”
“但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你一个公司的设备再好,例如有游泳池,但没有时间去游,那有什么用。第二个,虽然不是血汗工厂,但绝对是一个高压锅,在鸿海或富士康做事,绝对不会感觉不到极大的压力,绝对不会很愉快,不会嘻嘻哈哈的。”
“龙华厂原来是郭台铭的弟弟当厂长,就是后来去世的弟弟。那个时候龙华还没有这么大,不过龙华也好,昆山也好,绝对是军事化。在郭台铭的血液里,有军事管理的基因,例如他曾经跟我说过,他说management这个词,翻译成管理不好,应该翻译成管控。而且把他的客户,分为一军、二军、三军,所以绝对是军事管理的作风。这在台湾实施起来,和在大陆实施起来可能有很大的区别。”
富士康公司文化是什么信怀南认为自杀事件纯粹从数字上看,从比例上来讲并不是那么大一个数目,因为这个可以与中国的自杀率相比等等。但是他始终觉得,一个工厂短期发生那么多自杀,绝对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事情,不过这个原因可能比较复杂,可能很难讲得很清楚,因此他不愿对此发表太多言论,不过可以分析鸿海的管理方式是否对此有影响。
信怀南指出虽然是同样的管理方式,不过在台湾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他不认为与“一胎化”或是“台湾人多数当过兵”有关系,而是因为家庭的关系。“主要是因为有家庭在后面撑着这个地方。举个例子,底特律三大汽车公司,多数是本地人,很少是加州的去做工人。不过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因为你当地找不到那么多的人。”
郭说了才算数“郭台铭的管理方式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在,老是他一个人忙得要命,他是一个凡事都要自己处理的人。在我看起来,龙华那个事件,为什么当地的副总裁不能出来挡在第一线,当然他出来挡在第一线是他的诚意,这个我不评批。不过郭台铭凡事要自己处理是他管理方式上的一个极大的弊病。”
“我说一个亲身经历的事情,当时我要来回昆山,机票一直没有下来,当时我就问他的特助,他说要等董事长批准。我心想这么大一个部门的副总裁,买飞机票还要董事长签名批准。而那边上课的人,他们不知道是上礼拜六一天,还是礼拜六、日两天。
[1] [2] 下一页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