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底,全省“下乡”家电和汽车产品累计销售达269亿元,补贴额达31亿元。预计年末农村将迎来新一轮消费高峰,下乡家电和汽车销售总额可达300亿元。
省商务厅表示,一个产品带动两头市场,“家电下乡”不仅改善民生、促进新农村建设,还成为扩内需的重要“引擎”。
一个产品带动两头市场
绵阳盐亭县富驿镇已提前传出“年味”。
三岔乡农民雷晓芬到镇上买了一台2490元的容声冰箱,“按照13%的比例,我马上就可以拿到323元的下乡补贴,划算得很。”
盐亭县富驿镇经营电器的李含伟高兴地说,现在日销售额数千元,在4年前这是无法想象的。
2007年12月开始,“家电下乡”在川、鲁、豫三省试点。2008年底,国务院决定在全国推广。各级政府成立了“家电下乡”试点工作协调机构,有些市州地方还把“家电下乡”列为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和目标考核内容。“商审商付,财政补贴”等四川“智慧”在全国推行。
“家电下乡将农村潜在的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购买力,为工业品生产能力找到出路,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持久拉动力。”省社科院宏观经济与工业经济研究所专家评价。
农村消费升级。“下乡”政策实施之初,全省一个月卖出的家电不过3000台,现在平均每天至少1.5万台。每百户农民拥有彩电量从2005年不足50%攀升到现在近90%,每百户农民购买下乡产品的占了46.9%。“农民对家电的需求更多样化更高端化,也更注重品牌了。”德阳田氏家电商行老板田斌说。
企业快速发展。在扩内需与灾后重建的双重机遇下,四川13家生产企业争相进入“家电下乡”大市场中。4年来,家电下乡累计拉动长虹销售近200亿元,今年前11个月长虹家电下乡产品销量和销售金额同比增长81%和113%。中标中小生产企业利润较4年前成倍增长。
产业结构优化。家电下乡引导生产企业设计、开发、生产适合农村消费的产品,完善售后服务,减少家电产品对出口市场的依存度,为企业调整产品结构、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拓展了空间。“下乡”产品推行更高的节能标准,推动了节能减排。首页 前十页 上一页 12 下一页 后十页 尾页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