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三洋品牌在华或将遭弃用的外界担忧,合肥三洋(600983)相关负责人12月19日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公司与三洋电机关于“三洋”品牌使用权续签的问题正在进行谈判,目前仅在个别条款上存在分歧,估计很快就会就达成一致。
合肥三洋近日也推出自主品牌“帝度”,开始双品牌运作。广发证券研究员袁浩然认为,合肥三洋品牌使用权续签将是大概率事件,国内市场受影响不大;海外市场方面,由于同惠而浦、伊莱克斯的合作进入收获期,公司未来出口有望超预期。
尚有两年使用权
作为三洋电机与合肥市国资部门的合资公司,合肥三洋与大冷股份(000530)被认为是三洋电机在华多年投资最为丰硕的成果。
按照当时的合资协议,合肥三洋在大陆地区洗衣机、微波炉等品类上使用“三洋”品牌。2007年新一届董事会上任以来,合肥三洋进入跨越式发展,营业收入从2007年的6.34亿元增加至2010年的30亿元,净利润从0.67亿元增加至2010年的3.02亿元。
但同时,品牌问题也成为合肥三洋挥之不去的难题。根据2009年3月25日双方签署的《商标使用权许可合同》,按销售总额(除增值税)的0.5%向三洋电机支付商标使用费,从2009年1月1日起,使用期限为五年,合同期满可延期。
按照这一约定,合同将于2013年12月31日期满。但由于2011年7月,被松下收购后的三洋电机将其日本及东南亚的洗衣机和冰箱业务转让给海尔集团,这使得合肥三洋能否继续使用“三洋”品牌的问题为市场所关注。
合肥三洋董事会秘书方斌就介绍,此次出售的是日本和东南亚的冰箱、洗衣机业务,并不包括三洋电机在大陆的洗衣机业务。而在品牌使用权方面,各方之前有协议,对合肥三洋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公司对东南亚的出口业务方面。
按照合肥三洋此前的规划,公司为三洋电机的东南亚市场制造洗衣机产品,以此进军海外市场,并扩大出口市场规模。但由于三洋电机东南亚业务出售给海尔,该计划难以实行。
广发证券研究员袁浩然认为,由于该部分业务占比较低,估计对公司影响有限。
自主品牌起航
为规避过于依赖“三洋”品牌的风险,合肥三洋日前推出定位高端的“帝度”自主品牌,开始多品牌运作。
袁浩然认为,合肥三洋现有“三洋”品牌2013年年底才到期,且双方续约可能性较大,这样算来,合肥三洋有长达7-10年的时间来培育自主品牌“帝度”,现有管理层有动力和实力来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
此外,合肥当地品牌“荣事达”以租赁的方式由美的掌管,租期至2013年3月份。据悉,合肥三洋已经向当地政府提出,希望到期后将本地品牌荣事达纳入麾下。而美的方面则明确表示不会放弃荣事达品牌。看来围绕着“荣事达”品牌的去留,各方可能难免有一番明争暗斗。
[1] [2] 下一页 跳转到: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