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京东方是个奇迹。
2011年10月下旬,刚刚获得煤炭资源配置的京东方即已打算套现,其公告称,子公司京东方光电打算转让所持京东方能源公司部分股权,转让价格36亿元。而前三季度,京东方累计亏损21.43亿元,此前预测全年亏损将超过30亿元。36亿元的转股收益,让京东方有望实现全年盈利。此举被称为“京东方的生意经”。
类似的一幕也曾出现于2009年。2008年,京东方亏损8.08亿元;2009年前三季亏损7.57亿元,预计全年亏损10亿元。那一年,京东方通过变卖置业公司70%股权及获得相关部门科研经费补助,当年反而实现盈利4968万元。但是在接下来的2010年,京东方亏损额度扩大至20亿元。
“六年五亏”、“越亏越投,越投越亏”,成为人们对京东方的共识。有人说,京东方是个不按牌理出牌的企业,甚至不能算作一个企业,因为它不具备企业的基本属性——按市场规律办事。
亏损从来阻挡不了京东方投资的步伐。2011年6月份,京东方位于合肥的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建成投产,也许是宿命,也许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京东方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刚刚建成不久,即传来全球主流液晶面板企业大幅亏损的消息。人们不禁为京东方捏一把汗:在液晶面板“阳光灿烂的日子”都不能过上“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在液晶面板风雨如晦的日子京东方的希望在哪里?
京东方的背运,在家电产业观察家看来乃情理中事,产品竞争力不足,企业形象不佳,被视为京东方发展的两大结症。对液晶面板产业发展节奏把握不准,同样难辞其咎。2010年,全球液晶面板即已显现饱和迹象,恰恰这一年,京东方决定上马8.5生产线。2010年,全球液晶电视销量约两亿台,这一数据正是全球电视多年需求量平均值。这实际上意味着,到2010年底,全球面板供应能力已能满足液晶电视生产所需,此后新增加的产能从理论上讲均属过剩产能。而京东方的8.5代生产线,正在此列(还有华星光电的8.5代生产线)。
但是,京东方并不在乎能不能盈利,以及投资者有什么反应。所以,它仍然石破天惊地决定在鄂尔多斯投资220亿元建设OLED面板生产线。
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8月份,京东方决定在鄂尔多斯投资建设第5.5代OLED生产线,项目总投资220亿元。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人们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资源管理的意见》,因京东方一次性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40亿元,鄂尔多斯市拟配置给京东方共计10亿吨煤炭资源,其中首期配置4.5亿吨。京东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2011年9月成立京东方能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京东方光电持有80%股权,京东方持有20%。根据评估报告,上述首期4.5亿吨煤炭资源价值约44.33亿元。
在家电产业观察家看来,京东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鄂尔多斯“投资换资源”的政策,才是吸引京东方投资的原因。然而,消费电子产业的投资原则是贴近市场和配套基地,这正是众多电子信息产业工厂布局在珠三角及长三角的原因。而鄂尔多斯并不具备这样的投资环境。
对于京东方来说,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马上盈利。
上一页12下一页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