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C的概要将TypeA/TypeB/FeliCa的通信部分加以综合的规格(图中淡蓝色部分)就是NFC
2004年虽曾成为热门话题,但之后却归于沉寂的NFC(NearFieldCommunicaiton)。进入2011年后突然窜红,迅速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契机是美国谷歌公司的Android2.3支持了NFC。并且,还在该公司品牌的智能手机“NexusS”中配备了NFC通信功能。随后,其他公司也推出了配备NFC的智能手机,由此“智能手机必须配备NFC”成了主流。此前业界一直在讨论是应该先推出支持NFC的基础设施,还是先在手机中配备NFC这一“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曾经一度陷入僵局,但现在就一通百通了。
谷歌推出的首个NFC服务是2011年9月开始启动的“GoogleWallet”。除了可以利用智能手机的NFC功能在实体店付款外,还可将优惠券存储在GoogleWallet应用中,并在支付时使用。为了与之相抗衡,美国和欧洲各国2012年将以手机运营商为中心启动类似于GoogleWallet的服务。
在日本国内,开始启动NFC智能手机结算服务的动向日益活跃。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NTTDoCoMo、KDDI和软银移动三家公司2011年12月联合成立了旨在共同开发NFC结算基础设施的协议会。估计此举主要是针对同时配备预定2012年底亮相的FeliCa以及NFC的智能手机。
如上所述,如果NFC结算服务能够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发展,那么可通过日本“钱包手机”实现的服务,就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在海外使用。
用NFC将智能手机与电视、车载导航仪相连
继2011年成为热门话题的结算服务之后,2012年在家电产品上配备NFC似将备受关注。
关于配备NFC的智能手机,除了Android外,黑莓(BlackBerry)的部分机型也已开始配备。美国微软公布了预定2012年上市的新一代Windows(通称:Windows8)将支持NFC。就在iPhone上配备NFC,虽然美国苹果公司没有正式宣布,但综合苹果公司拥有的大量NFC专利以及周边信息来看,不久的将来很可能会在iPhone上配备。
如果智能手机配备NFC得以普及,那么把智能手机叠合在一起相互发送信息的使用方式也将得到推广。例如,谷歌在2011年11月公开的“Android4.0”就准备了可以发送URL等的“AndroidBeam”(开发代码为0ClickSharing)功能。可以利用AndroidBeam将当前正在浏览的Web网页和视频的URL发送给其他的用户。同样,可以利用NFC将Facebook和Twitter等的账号相互发送的应用预计也将大量出现。
将终端相互叠合发送信息的方法,不仅限于智能手机,还可用于电视、车载导航仪和音频系统等。比如,将智能手机叠合在电视上,智能手机和电视就会产生关联,从而可以考虑用无线LAN将图像从智能手机传输到电视上;还可轻松利用NFC将在智能手机上查到的店铺位置信息发送到车载导航仪上。
上一页12下一页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