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国家电企业的发展遭遇“过山车”,从上半年的“稳步增长”到下半年的“举步维艰”。
由于国家对房地产政策收紧抑制新增需求,家电下乡、节能惠民、以旧换新等政策在提前透支了市场需求后又陆续退出。与此同时,原材料价格等各项经营成本持续上涨、欧美债务危机引发的海外市场需求不畅。进入12月以来,记者看到,“工厂裁员潮”、“高管调整潮”等问题频频出现,折射出家电冬眠的“问题一角”。
日前,海信科龙营销公司副总经理王瑞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机体不健康的企业和小品牌因竞争优势丧失腾挪出来的市场空间远远大于行业冬眠所导致缩减的市场空间。对于重视技术、产品附加值高、渠道完善、管理体制良好的企业来说,是一次引领整个家电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平台。”
奥维咨询研究院院长张彦斌也向记者表示,“家电冬眠是危也是机。目前,支撑家电刚性需求增长的因素依然存在、国内宏观环境呈现逐步改善迹象、扶持节能家电的政策随时有可能推出,这些都将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扩张”。
王瑞吉透露,“即将开启的2012年市场竞争,海信科龙确定了30%以上的增长目标”。
高端战略逆势领涨
今年以来,原本家电销售大户冰箱、空调两大产品的销售增速全面放缓。
最新的中怡康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11月,冰箱市场销售累计仅同比增长3.54%。空调市场销量同比出现了3.79%的下降,其中仅11月同比下滑高达15.25%。这意味着,家电企业依靠外部政策和需求拉动的好日子已经结束。
不过,海信科龙在国内市场的“冬眠”中却以“高端战略”开始发力。记者得到的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在售价3500元以上产品的销售占比中,海信空调由去年的58.73%上升至69.40%,科龙空调由35.52%上升至43.43%。海信三门以上的冰箱销售比例由去年的38.22%上升至47.91%,容声冰箱则由33.59%上升至50.48%,在国内白电市场创造了“逆市飘红”、“一路领涨”的态势。
企业人士透露,这一轮家电寒冬冲击最大的,主要是借“国家政策”东风大规模进军三四级市场的中小杂牌企业及部分政策的投机者。还有一批缺乏技术创新实力、采用低价扩张的“弱体质”企业。一旦遭遇政策退出,或者市场寒冬,都会遭遇市场销售下滑、工厂停产甚至关门歇业等问题。
张彦斌指出,“海信科龙高端战略成功的背后,正是把握了我国家电近年来升级转型的节拍,通过技术创新、立足产品、系统发力,在市场整体增速下滑、中高端刚性需求稳步增长背景下为企业提供了稳增的动力体系”。
目前,我国白电业已步入了以“海信、美的、海尔、长虹、TCL”等几大家电巨头共同领跑的“大集团军”作战新阶段,呈现出集团化、品牌化、高端化的发展新趋势。
提前备好“过冬暖衣”
家电业“冬眠”,并不意味着所有家电企业的发展都将步入滞涨或下跌通道。
上一页12下一页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