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日资品牌一样,东芝2011年过的并不是很好,根据东芝前三财季数字显示,东芝2011财年前三财季的销售额为43539亿日元(约合558.1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157亿日元。对于2011年度的业绩预测为,数码产品和电子元器件的销售额比2010年度减少,社会基础设施的销售额比2010年度增加。
这意味着:对于东芝这家有着137年历史的电子厂商而言,重头戏已经不是炫目但是利润微薄的电子产品,而是以政府为客户的基础设施项目。
民用电子产品的困境
对于民用电子产品,在2011年6月份就任东芝公司中国总代表和东芝(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的桐山辉夫有着丰富的见解。在他看来,10年之前,民用家电只要在全世界卖出去1000万台,一般就能赚钱。但现在的情况是,就算卖得更多,也依然没有利润。
在数码产品相关领域,东芝的计划是想凭借裸眼3D技术和4K分辨率来扩大东芝的业务规模。曾经负责东芝广告业务的桐山辉夫也打算在2012年度加大对东芝的广告投入,从而使东芝品牌在中国更加深入人心。但不可否认的是,电视业务方面,伴随去年年底“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的结束,未来的市场需求势必受到一定影响。
与此同时,中国本土公司的低成本产品也使日系厂商受到了巨大冲击。据了解,就电视机产业而言,今年还没有一家日本制造商出现盈利。桐山辉夫坦言,现在电视市场形势严峻,采用以往的办法做生意根本行不通,“这样一来,该怎么做,我们也正在为这个问题发愁。”
减少固定支出、增加附加价值是东芝等日系企业过去采用的老办法,东芝意识到在全球市场处于上升阶段的时候,这个办法还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未来市场已近饱和,再加上参与竞争的品牌越来越多,要想马上扭亏为盈,用桐山辉夫的话说:“还相当艰难”。
目前东芝在白色家电的生产、销售以及电视机的销售业务上,已经与TCL展开了合作,目的是为了借鉴TCL丰富的市场经验和广阔的销售网络,尽可能的提高业务效率,“这在众多孤身奋战的日本制造商当中或许并不多见。”桐山辉夫称。
发力基础设施
按照部门划分,东芝2011年度前三财季来自数码产品业务的销售额为12936亿日元;来自电子元器件业务的销售额为11838亿日元;来自社会基础设施业务的销售额为15583亿日元;来自家用电器业务的销售额为4409亿日元;来自其他业务的销售额为2400亿日元。
在这几个部门中,社会基础设施相关事业成为了东芝销售额贡献最大的部门,而在东芝未来的计划中,这也将是主要发力点。
智能社区是东芝基础设施板块中的支柱业务。2010年10月,东芝成立了专门的“智能社会事业统括部”来强化其智能社区业务。2011年4月1日,新成立一家内部公司:社会基础设施系统公司,专门为智能社区业务提供支持,并希望社会基础设施业务在2011年度到2013年度实现10%的增长。
上一页12下一页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