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asonic和夏普的转型之路走得跌跌撞撞,但反观一样涉足电视领域的日立(Hitachi)、东芝(Toshiba)所受打击却相对轻微许多,原因在于后面两家公司选对转型方向,才得以在电视产业大船沉没前早一步脱逃。
目前家电产品的销售额仅占日立全部收入的10%以下,更多营业额是来自电力、水力、工具机械等和基础建设相关的领域,东芝也是长期致力于相似领域。根据日立先前公布的中期成长计划,在未来20年内争取38个核能发电厂建设,东芝野心更大,称2016年之前要获得全球39座核电厂新建工程订单,虽然311大地震使目标日期推迟数年,但还是有效地替两家公司吸收了电视产业不景气的冲击。 环球光伏网
基础建设引领日立、东芝成功转型的特点有3。第1,注重工程安全性、技术门槛偏高,不是任何业者可以轻易踏入,竞争对手自然少;第2,来自新兴国家的需求强劲,而且多由政府出资,不确定因素较少;第3,利润高于消费性电子,足以弥补电视与其它家电业绩下滑的部分。 环球光伏网
当然,企业转型需要三思而后行,先考虑转型的必要性,确定方向前不忘掂掂自身斤两,衡量公司是否有足够的优势可以在新产业脱颖而出,然后制定具体战略规划与目标,并确保拥有完善的团队与组织因应各种变动,Panasonic把年仅55岁的津贺一宏捧上社长大位、安排原任Panasonic电工社长长荣周作当新任副社长,用意也是在此。至于Panasonic和夏普如何走出转型尴尬期,端看其今后能否找到自己产业上的立基点,毕竟头洗到一半,想退出谈何容易。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