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家电下乡 -> 新闻快递
纽约时报:索尼品牌褪色内部冲突分化严重
时间:2012-04-18 10:48:53来源:作者:胡小军

    导语:《纽约时报》周六(4月14日)发表文章称,索尼最近几年的低迷有目共睹,除了亚洲竞争对手的崛起,以及日元升值等因素外,最重要的是索尼严重缺乏创新。

    以下为文章内容摘要:

    灯光暗下来,人群静下来,讲词提示器机开始闪烁。

    平井一夫(KazuoHirai)走上讲台,带着自信的笑容:这是他的表演舞台。本周四,索尼公司内部一片乐观景象,作为新任CEO,平井一夫要在这里公布其战略,并相信新战略可以将陷入困境的索尼扭亏为盈。

    平井一夫4月1日正式出任索尼CEO,他说:“现在是索尼求变的时刻,我相信我们可以做到。”平井一夫对着媒体,用手指做出了“No.1”的手势。

    但在公司外部——甚至包括公司内部——并非每个人都如此确信。这是因为,作为曾经的日本科技巨擘,索尼如今却在为生存而苦苦挣扎。

    但同时,索尼的低迷也体现了日本产业经济的下滑。曾几何时,包括索尼在内的日本企业势不可挡。而如今,这些企业却遭受着严峻挑战:亚洲竞争对手的崛起,日元走高。具体到索尼,还严重缺乏创新。

    因此,当索尼宣布今年的亏损额将超出预期时,没人感到特别意外。毕竟,自2008年以来,索尼从未盈利过。公司现预计,今年将亏损64亿美元。原因很简单,索尼最近几年并没有一款特别强势的产品。

    股市的反应是迅速而残酷的。周五,索尼股价收于1444日元(约合17.83美元),市值仅为10年前的1/4。如今,索尼市值仅为三星(微博)电子的1/9,苹果的1/30。

    即便在日本,一些消费者以开始放弃索尼。索尼前员工YoshiakiSakito称:“索尼几乎没有希望了,现在我还找不出索尼东山再起的理由。”

    丧失良机、惨重的内斗导致了索尼今天的堕落,同时也体现了索尼不愿意或无法适应全球市场的现实。索尼最大的失误在于,未能抓住最近几年全球的科技创新趋势:数字化、向软件转移,以及互联网的重要性。

    逐渐,索尼所涉及的领域——从硬件到软件,到通信再到内容——均被新技术和此前的一些无名小辈而颠覆。这些变化体现了索尼内部的冲突和分化。

    错误频频

    凭借在音乐和电子市场的优势,早在苹果2001年推出iPod数字音乐播放器之前,索尼就拥有足够的资源来开发出这样一款产品。公司联合创始人盛田昭夫(AkioMorita)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意识到,应该将数字技术与媒体内容相整合,从而提供全新的用户体验。

    遗憾的是,这种局面并未出现。最初,索尼工程师抵制公司的媒体部门。之后,索尼又开始考虑其他相关问题,如开发一款允许用户下载和复制音乐的播放器,但同时又不会破坏公司的音乐销售或与艺术家签署的协议。于是,索尼最初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使用专属文件格式,与当时快速发展的MP3格式并不兼容。

上一页123下一页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