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一家不为公众所熟悉的冰箱制造企业——广东奥马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马电器”)通过证监会审核,如无意外,公司即将登陆资本市场,大笔募投资金无疑会给“内外交困”的奥马电器打上一针强心剂。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其成长性和持续盈利能力让人担忧,作为上市公司能否给投资者带来应有的回报值得关注。
国内·现状
行业疲态尽显 市场“钱景”难测
自成立以来,奥马电器一直以冰箱代工出口为主营业务。从2006年开始,奥马电器在国内推出自主品牌,并在2009年的“家电下乡”大潮中受益颇多。
目前,国内三、四级市场是奥马电器的主战场。在这些小城市,产品销售主要依靠当地代理商,在海尔、美的等冰箱巨头的压迫下,奥马电器只能以低价获取中低端消费者。
2009年、2010年和2011年上半年,在奥马电器国内自有品牌产品销售额中,“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额占比分别为39.7%、32.95%和42.35%。
2011年11月底,河南、山东、四川和青岛的“家电下乡”政策结束,国内冰箱业近两年来在政策驱动下的高速增长疲态尽显。
此外,随着海尔、美的、格力等家电巨头加速渗透三、四级市场,奥马等新生品牌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
“冰箱是家电下乡中销售最多的产品。从最近的情况来看,三、四级市场销量是一月不如一月。”美的制冷家电集团中国事业本部副总裁王金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谈道。
国内·市场
利润缩水 奥马冰箱售价无优势
打造自有品牌非一日之功,无数国内代工企业由此折戟。而品牌塑造历来都是自高而低易,自低而高难,奔驰推出20万价位车型立刻受到追捧,吉利、奇瑞等低端起家的品牌以同等价位推出车型,却鲜有问津。奥马从低端做起大概也是迫于无奈。
然而,当下冰箱行业的竞争已十分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行业利润率薄如刀锋,奥马冰箱并未形成明显的低价优势。记者在京东商城看到,容量为186升的奥马冰箱售价为1299元,类似型号的181升美菱冰箱和新飞冰箱售价均为1399元。
此次上市募投项目中重点产品是多开门大容量冰箱,如三门200升以上型号,奥马与其他知名品牌同样差价不多。
奥马冰箱必须依靠真实的性价比与高品质来赢得生存机会,但2011年2月,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2010年第四季度上海市家用电冰箱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奥马电器的一款产品能源效率等级、耗电量不合格,质量问题严重”。
这一消息因奥马电器欲求上市而引发媒体的广泛报道和质疑。
国际·现状
海外“遇堵” 制造业景气度下滑
去年12月1日公布的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降至47.7,创下过去32个月新低,冲破50枯荣分界线。
上一页12下一页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