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家电下乡 -> 新闻快递
红河边防建八个科技基地助四万群众致富
时间:2012-08-21 16:32:05来源:作者:
    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县南溪马多依村一棵大树下,南溪边防派出所开设的“树下课堂”正在上课。30多位村民席地而坐,听民警讲解大棚蔬菜种植的技术。课堂周边是边防派出所的科技示范园和老百姓刚刚播种的近百亩蔬菜大棚。2年来,红河边防支队在800多公里边境线上,建立了8个爱民固边科技示范基地,帮助近4万边境群众走上了致富路。边民开心地说:“边防官兵当初为我们捐款捐物,我们提出不要捐赠而要科技致富知识,现在看来真是要对了。”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边境线长达848公里,少数民族人口占到总人口的54.7%,有6个国家级贫困县。红河边防支队抓住桥头堡战略这一历史机遇,深入推进爱民固边战略,为边疆群众送科技、送文化,让边疆群众走出了贫困,过上了幸福的日子。2010年8月,红河边防官兵发现沿线还有近40%的群众仍然过着衣不蔽体、吃了早餐愁晚餐的日子,有近60%的边民还没有脱贫。在与群众座谈时,一些人的话让他们深受启发:“为群众捐钱捐物只能管一时、管一阵子,为何不可以让边民人人都掌握致富技术,过上富裕的生活呢?”
    于是,经过与地方党委政府协调和广泛调研论证,边防支队在800多里边境线上,协调资金267万元建立了南溪马多依百亩科技种植示范园、坝洒种养殖基地、老卡桑蚕养殖基地、金平十里村药材种植基地、那发橡胶种植基地等8个爱民固边示范基地,形成了一个边防警务室带动一个科技示范基地,一个科技示范基地带动一片科技种植示范园的爱民固边科技扶贫理念。
    同时,红河边防支队还与昆明农科院、红河州植保站、州农业局等部门协商,签订了提供技术、业务培训、人才引进帮扶等协议,在经验、技术和管理方面提供帮助,形成了科技扶持的长效机制,让群众吃下了“定心丸”。马多依村黄保明在派出所的帮扶下,种植了4.5亩“黑美人”西瓜,半年时间就收获了两轮,亩产达到1.5万元,总收入13万多元。黄保明欣喜地说:“现在种西瓜与原来种香蕉相比,收入翻了好几倍,科学种植让我发财了。”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