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本报曾多次刊发报道,揭露部分家电企业存在能效虚标,骗取国家补贴的情况,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能够加大查处力度。然而现在,却多次发生质监部门报告“打架”,执法工作“虎头蛇尾”的情况。日前,上海质监局抽检查出松下、LG等5批次洗衣机存在能效虚标问题,但企业生产地的质监部门均拿出合格报告。双方互不相让。记者分别向国家质检总局、上海市质监局和浙江省质监局发出采访提纲,希望还原事件真相,但截至发稿,仅有上海市质监局予以回复。其它两家政府部门的“失声”让这件“罗生门”事件依然无解。
质疑一:同一检测标准两种结果?
在松下洗衣机抽检事件中,最为蹊跷的莫过于两地质检报告打架。近日,上海质监局公布了家用洗衣机质量抽查结果,康佳、松下、LG等品牌产品登上黑榜。随后松下发表声明称,上海质监局把本次抽检结果转发至浙江质监局后,浙江质监局下达了工厂抽检的任务,从检测结果看,全部指标满足规格要求。上海、浙江两地均表示自己的检测结果是“标准答案”,但是一正一反的结果,却成了消费者心头最大的疑惑。
记者调查发现,无论是上海抽检报告,还是浙江复检报告,都依据国家《GB12021.4-2004电动洗衣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的标准,其中规定了能效等级判定方法、检测方法,对不同能效等级中的耗电量、用水量和洗净比都有明确数值标准。为什么两地结果会有这么大差异?
对此,松下洗衣机的复检方,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名办公室负责人说,同一型号产品在不同的实验室检测,可能出现数据差异的情况,这和产品当时所处的环境、使用状况、检测仪器和检测手段有关。不过,这样的说法也难以令人信服,按理说,针对同一型号产品的检测,即便数值略有差异,合格不合格总能说得清楚。
其实,报告打架的事情绝非孤例。2011年底,哈尔滨工商部门抽检时,查出苏泊尔锅具锰超标,苏泊尔方面拿出国家质检总局沈阳监测站的复检报告,称产品合格。同样是2011年,上海质监局针对四款电脑抽检出辐射超标等问题,但几天后,神舟电脑、清华同方、七彩虹三家企业拿出了复检合格报告;在松下的抽检“罗生门”中,方圆检测公司和上海质监局委托的上海质检院都具备国家资质,消费者究竟该听谁的?
质疑二:问题产品谁来查处?
自2月27日上海市质监局召开新闻发布会,维持对松下这款洗衣机“质量不合格”的判决之后,记者再次走访上海多家家电卖场,发现该型号洗衣机仍在销售。既然已经下了“最终判决书”,为什么问题产品没有被查处?
上海质监局在给记者发来的回复中写道,对发现能效问题项目不合格的产品生产企业,由企业所在地的质监部门依法责令企业停产停销、限期整改,并对企业立案查处。上海质监局负责对所有的监督抽查结果进行公告,引导消费,并将有关抽查情况抄告国家家电下乡、节能惠民补贴等政策实施部门,为这些部门在确定补贴名单时提供重要参考。
据介绍,目前对企业仍然以注册地监督为主。这些问题产品将会移送到企业所在地的质监部门处理。现在问题来了,既然浙江质监局复检认为该产品是“合格”的,那么“移交”的结果是否意味着“不处理”?对此,上海市质监局并没有回应。
质疑三:产品出厂不强制受检?
除了抽检之后的查处迷局?源头的把控也成了消费者争议的焦点。毕竟,每年质监部门在市场上抽检的产品只是九牛一毛,更多的“不合格产品”可能一直蒙混过关。在产品出厂前,是否会由国家相关部门对产品进行把关呢?
答案是否定的。上海质监局称,有能力的生产企业可以自己检验,没有能力的可以委托有关检验机构进行检验。不存在政府强制企业产品出厂前必须送第三方检测机构检验的情况。作为质监部门,将依据国家《产品质量法》对产品开展监督抽查,委托质检机构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出具报告。
“抽检时,主动权往往不在质监部门手里。”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电业内人士说,个别企业会在成品仓库或卖场柜台准备好供抽查的样品,以应付抽查,真正发货时,则是那些存在问题的产品。抽样人员难以察觉。
记者手记
别让质检变成了“白检”
截至记者发稿时,距离上海质监局发布会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没有任何进展。对于松下、LG这几款产品是否存在能效虚标问题,已经成了一桩“悬案”。记者在卖场发现,即便有少数消费者质疑某产品的能效虚标问题,也被营业员一通说辞忽悠了过去。一级和两级之间能效差距,普通人很难测量。
“能效虚标不同于食品安全等问题,几乎不影响使用者的健康安全,因此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程度也比较低。”上海市家用电器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富春对记者说。
从产品整个生产、销售流程来看,在生产端,生产企业无须将产品送检,可以“自我检验”;在销售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用多种手段应付抽检;即便产品被查出能效虚标,也能复检、复检、再复检,最后安然无事。在整个链条中,质监部门的模棱两可、一拖再拖,为企业的不法行为大开方便之门,也使质监部门的公信力一再缺失。
相关政府部门不能成为企业的“保护伞”,这样损害的是广大消费者的权益。建议质监部门公开检测的标准、方法、流程、数据,让检测透明化,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此外,在地方质监部门出现矛盾结论时,国家质检局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产品是不是有质量问题?问题产品如何查处?应当给公众和消费者一个明确的说法。遗憾的是,记者一周前向国家质检总局提交的采访问题,截至发稿时,仍未收到答复。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