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金农工程 -> 成果展示
科普图书走进村
时间:2009-10-24 09:26:24来源:[标签:出处]作者:过客

  雷竹笋生产加工技术、山核桃管理方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前不久,600多本涉及科普、农作物种植、养殖等10多个方面的书籍,“漂”进了浙江省临安市锦城街道上东村。当天,由浙江林学院读者协会和上东村共同建设的“浙林图书漂流站上东分站”在上东村成立,30多名正值农闲的村民在这里率先“品尝”到了书籍里的知识。

  据介绍,图书漂流活动是指书友将自己不再阅读的书,贴上特定的标签投放到公共场所,无偿地提供给拾取到的人阅读。拾取的人阅读之后,根据标签提示,再以相同的方式将该书投放到公共环境中去。为提高书籍的利用率,浙江林学院在去年10月份成立了“浙林图书漂流站”,漂流活动开展以来已经有数千名大学生捐助出了近3000本“漂流书”,不少同学通过学生办、图书馆、教师等公共场所里漂流书,享受到了阅读的快乐,图书漂流活动得到了大学生们的好评。

  “现在图书漂流主要在学生中间进行,相对来说,农村里的不少农民可能更缺少图书,我们大学生中间的一些闲置的图书,能否漂流到农村去,实现图书更好的利用呢?”负责图书漂流活动的浙江林学院读者协会会长曹伟聪和会员们调研后发现,不少农民在农闲时间虽然渴望学习,但是由于书籍价格高、农民买书不方便等众多原因,使农民主动去买书学习的比例并不高。

  把图书漂流到农村去!“浙林图书漂流站”的有关工作人员觉得,面向全校师生征集农村需要的科普类漂流书,在农村设立图书漂流站,让更多的农民也能享受到读书的快乐。随后,大学生们的想法也得到学院学校团委的支持,校团委还帮助联系了比较缺书的临安市锦城街道上东村,并对“浙林图书漂流站”在农村设立分站的有关工作进行了指导。学校的不少领导、任课教师、科研人员了解到学生要在农村设立“图书漂流站”后,纷纷捐出自己的书籍。

  去年12月底,浙江林学院10多名大学生,带着大学师生捐助的600多本漂流图书,来到了临安市上东村,并在村委会办公室设立了站点。当大学生们把“漂流书”送到上东村村民们手中的时候,村长吴建丰激动地握着曹伟聪的手说:“感谢浙江林学院的大学生们,图书漂流不仅为我们农民运来书籍,也给我们带来了知识。有了这些漂流书后,我们农闲的时候也可以和城里人一样‘充电’,学习技术了。”

  年过六旬的村民朱大伯指着手中的《雷竹笋加工技术》兴奋地说:“书是个好东西,我们农民就是缺少它。如今书都漂到我们这里来了啊,我们要好好看。尤其是和我们种植的作物相关的技术书籍,教会我们怎样管理、怎样提高产量,帮助我们农民带来收入,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此次设立的图书漂流站上东分站,共有全校师生‘漂’过去的图书600多本,其中有关农业生产的书籍占了一大半,还有一些有关十七大报告的书籍。我们把书漂到站里,然后从这个站漂到各个农民家,让这些书籍在农户之间一直漂下去。”本次活动的负责人之一、学校团委的学生干部刘昱洲说:“图书漂流站上东分站成立后,我们还会根据当地村民的需要,在学校里收集更多相关方面的书籍,并以农村漂流站为平台,让更多的图书能够从大学‘漂’到农村;同时在设立上东分站的前提下,我们还将在更多的农村设立站点,让更多的农民能够享受到图书漂流的好处,能够从书中获得知识并且分享知识。”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