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站基本情况介绍
黑龙江农业信息网建设始于1999年的“政府上网年”,建立了“一网五库”,即一个含盖10个农口厅局11个节点的农业信息网、卫生数据库、经贸数据库、教育数据库、科技数据库和旅游数据库。2000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建设,把黑龙江农业信息网建设纳入省长一号工程,以此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粮食产量,促进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省财政一次投入6000余万元,建设了黑龙江农业信息网中心平台和10个省级涉农局域网平台,建设了13个市(地)、108个县(市、区)局域网和1000多个乡镇计算机信息终端的四级农业信息网络,网络覆盖率达100%。在此基础上,网络已延伸到42%的村,服务实现全覆盖。
黑龙江农业信息网是由省农业委员会主办,省农业信息中心承办。网站以“关注农村、关心农业、关爱农民”为宗旨,充分发挥网络“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等优势,及时发布新产品、新技术、新项目信息,服务内容涵盖了农村政务、农业生产、市场开拓、经营管理等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各个领域,与此同时,还通过网上调查、网站留言和服务电话等方式,增加了网站的互动功能。
黑龙江农业信息网日均发布信息1100多条,网站页面日均点击率达40多万人次,用户遍及全国各地及朝鲜、美国、日本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黑龙江省对外展示“三农”形象以及外界了解黑龙江农业的最佳窗口和桥梁。
黑龙江农业信息网荣获多项荣誉。2004年,《黑龙江省农业信息网建设与应用》项目获得省长特别奖和省重大科技效益奖;2005年、2007年、2008年,黑龙江农业信息网被省政府评选为电子政务系统优秀互联网网站;2007年、2008年在全国农业网站百强大型评选活动被评为“中国农业网站百强”。开通以来,中央电视台、农民日报、黑龙江电视台、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经济报等多家媒体,都分别对黑龙江农业信息网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报道。
二、网站建设模式
黑龙江农业信息网是以政府投资、公益性服务为主导的农业综合门户网站,已经形成了以省级农业信息网、各涉农部门专业网站、市(地)、县(市、区)农业网站以及部分乡镇、专业村信息网站以及市场化农业信息服务网站为一体的农业系统网站群,各级政府农业网站联网运行的同时,兼顾政务公开和农业信息服务两个方向,已成为具有权威性和广泛影响的农业门户网站。
网站投入运行后,建立并形成了分级负责的信息维护、监督考核、安全保密、考核培训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一是建立严格的信息维护制度,加强上网信息的审核发布。遵照“谁发布,谁负责”的原则,建立《网上信息发布与页面维护管理制度》和《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工作保密制度》,实行栏目信息维护分级管理,逐级审核,以各级涉农单位或部门作为上报信息基点,按照不同要求开放网站WCM后台管理权限,由各级农业信息管理部门进行采、编、报,黑龙江省农业信息中心进行审核发布。二是执行有效的监督考评机制,对各市(地)、县(市、区)网站数据维护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将各单位全年参与网站管理的实绩与年终考核挂钩。三是实施可靠的安全保障机制。在技术保障的同时,实行了信息发布安全管理责任制,确保发布的信息不涉密,内容准确,从源头上保障数据、信息的安全。四是定期开展农业信息员培训班。按照《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及培训方案》要求,采取分级培训的方式,举办农业信息员培训班,现已建立了一支覆盖省、市、县、乡、村的13000人的专(兼)职信息员队伍,累计培训30000余人次。
多年来,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工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维、全局的高度进行统筹规划,谋求长远发展,通过全省各级农业管理部门和涉农部门的沟通与合作,通过统一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网络建设,逐步实现了全省农业信息系统的完善、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适应了不断发展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及决策管理的需要,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粮食丰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三、与中国农业信息网的信息联动
黑龙江农业信息网在信息联播、“一站通”、网上展厅、农交会等部省共建工作上,积极加强与中国农业信息网的信息联动、协调共建、资源共享。
(一)信息联播
全国农业网站信息联播工作自2005年启动以来,既促进和提升了黑龙江省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共享水平,又借助信息联播服务平台打造黑龙江省农业信息系统信息服务工作的新局面。
主要做法: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黑龙江省农委领导高度重视,明确要求将“联播”工作作为全省信息服务宣传的重点,严格按照农业部信息中心要求开展信息联播工作,并确定专门的信息采编人员和技术维护人员;将“全国信息联播”工作纳入年度考核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农委和农村信息服务站的责任和任务。二是专人负责,强化培训。按照《全国农业网站信息联播工作制度》要求,指定政治和业务素质过硬、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人员负责信息审核、发布工作。同时,为确保信息更新及时、内容准确、符合规范,每年都通过培训来提高信息员的业务能力,为促进黑龙江省信息联播工作争创全国一流奠定基础。三是结合省情、重点突出。按照中国农业信息网“全国信息联播”宣传要点,与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紧密联系,制定了《黑龙江省农业信息采编要点》,并结合省委、省政府和省农委不同时期针对“三农”工作的重点,及时准确地采集、发布农业动态信息。
辛勤的工作带来丰硕的成果,黑龙江农业信息网2005年、2006年荣获农业部信息中心年度农业信息联播金奖。2007年、2008年,被农业部市场信息司、信息中心联合授予信息联播工作“最佳组织奖”,先后8人次获全国信息联播工作先进个人一等奖。
(二)“一站通”
“一站通”农村信息全国联播系统自2001年10月上线运行以来,受到各地农业生产者、中介组织、种养大户、涉农企业的热烈欢迎。目前,全省13个地(市)900多个乡镇全部建立了信息服务站,共注册会员15774个,其中信息服务站会员3498个。共发布供求信息8817条,有效地促进了我省名特优农产品的产销对接和市场流通,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业效益。2006、2007年,我省“一站通”工作荣获农业部信息中心授予的“优秀组织奖”称号。
在推广应用该系统中,我们的做法:一是领导重视,加强管理。黑龙江省农委明确了各级农委和农村信息服务站的责任和义务,真正把“一站通”工作落到实处,并把其列入年终干部考核体系,建立长效机制。二是提高队伍,强化培训。在每年举办的全省农业信息员培训班上,都要对“一站通”的注册登录、信息收集发布等进行培训,所有学员均能够熟练操作和应用。三是突出特色,服务到位。为了发挥网络的功能,各会员单位充分利用“一站通”农村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系统“一站登载,同步发布”的优势,积极发布、查询各类供求信息。
(三)网上展厅
在中国农业信息网网上展厅上,共有黑龙江省企业会员1417个,产品信息2453个,是全国在该平台上网企业和产品最多的省份。该项工作2006、2007年连续两年被农业部市场信息司、信息中心联合授予“最佳组织奖”和网上展厅优秀管理员一等奖。
我们主要做法:一是领导重视,专项推进龙头企业和产品上网。省农委领导十分重视网上展厅的工作,农委主管农业信息工作的李文华副主任亲自过问,要求各地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落实专人,组织好本地区网络促销的信息采集、上报等工作。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各级政府和企业对网上展厅的认识。黑龙江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和举办农产品展销会等时机,加大对网上展厅的宣传力度,使各级政府和企业充分认识到应用现代信息网络手段推进农产品网络营销促销,对促进企业增效、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强化了自觉利用网上展厅树立企业形象、促进产品营销的意识。三是纳入考核目标,促进工作的全面开展。把网上展厅工作纳入全省农业信息工作考核目标,要求全力抓好,使各市、县信息工作人员在思想上和工作上高度重视,有效地促进了这项工作的全面开展。四是转变工作方式,主动为企业服务。2006年10月,黑龙江省农业信息中心成立了6个网上展厅工作推进小组下到13个地市,协助各地农委和信息部门,采集企业及产品信息,帮助企业申请会员,通过这次活动,增加中国农业信息网网上展厅企业会员1193家,产品2263个。五是办好网上推介会,提高网上展厅的知名度。结合每年一届的中国(齐齐哈尔)绿色博览会和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开展农产品网上推介宣传活动,所有信息均上传到中国农业信息网网络促销平台,充分发挥国家网络平台优势,部省联动,提升我省龙头企业和绿色食品的知名度,实现永不落幕的网上博览会。六是积极参与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的网络宣传工作。为强化网络宣传工作,近两年来,部中心开展了农交会现场网络直播工作,并出台了部省联合报道的实施方案。我省积极响应,派出精兵强将参与报道工作,加强部省联动,进一步推动我省参展单位的网上宣传工作,实现了相关信息在中国农业信息网和黑龙江农业信息网的同步报道。由于工作突出,成绩显著,连续荣获第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网络宣传及信息联播优秀一等奖和第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网络宣传及信息直播优秀信息员一等奖。
四、特色农村信息服务
(一)农业信息电视节目—《黑土·家园》
2003年,由省委宣传部、省农委、广电局、财政厅、信息产业厅联合创办了《黑土·家园》农业信息电视节目,设有科技苑、市场窗、信息桥、小康路、政策咨询和专家热线六大版块,在黑龙江电视台公共频道播出,观众也可在黑龙江农业信息网进行视频点播。该节目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充分利用黑龙江农业信息网信息资源丰富和黑龙江电视台覆盖面广,具有品牌效应的优势,整合农业信息网和电视频道资源,扩大农业信息覆盖面,实现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现已制作播出400多期节目。
(二)农业乡村广播节目—《信息大市场》
为把黑龙江农业信息网丰富的信息资源通过更广泛的渠道向农民传递,2007年10月,我们与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乡村广播(中波945)合作创建了《信息大市场》栏目,内容以播报网上全省各地主要农产品、畜产品、生资等价格信息为主,现已经播出100多期,播出农产品及农资信息2万多条,栏目深受广大听众们的喜爱,为促农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粮食市场分析预测会
从2004年开始,在每年的春播和秋收之前,我省各举办一次黑龙江省粮食价格信息分析预测及农产品产销衔接会议,组织权威人士,对国内外粮油产销形势进行科学分析,同时开展贸易洽谈和产销对接,促进全省粮食的生产销售。为让农民朋友和涉农企业及时、全面地了解会相关信息,我们充分利用黑龙江农业信息覆盖面广、服务方式灵活等优势,在网络上全面报道会议内容,引导农民把握市场走向,调整生产结构,适时销售农产品,以高效的信息服务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信息化智能核心—农业专家咨询系统
农业专家咨询系统主要以“农业专家在线”网站的形式面向“三农”进行信息咨询服务,是“黑龙江农业信息网”中的重要节点,构建了农业专家与农业基层生产单位、农民信息交流的平台。利用东北农业大学的教学科研成果及专家教授的资源优势,用现代信息技术,以高效快捷的方式实现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传递,为农民、专业户、涉农企业、基层农业组织提供全方位的咨询服务;收集整理国内外农业科技信息及积累整理专家咨询的科技信息,构建门类齐全的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库;联合研制或整合农业专家智能系统。网站在10个学科中设40个咨询栏目,组织36位专家,采取互联网、手机短信、小灵通短信、168语音电话、电话Q吧等形式为农民、涉农企业咨询服务。网站用户来自国内各省及国外十多个国家与地区。网站以专家在线与非在线个性化咨询服务为特色,受到广大农民及涉农企业欢迎。日均访问量达15000多人次,发布各类信息50000多条,专家回答各类用户问题数千个。
五、领导关怀
自黑龙江农业信息网建设开通运行以来,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怀。原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农业部总经济师张玉香、原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张天佐,农业部信息中心主任郭作玉、副主任李伟克、杜维成,原黑龙江省委书记宋法棠、原黑龙江省政协主席马国良、原黑龙江省副省长马淑杰、副省长申立国、国家及省信息化办公室、农业部有关司局主要领导都曾先后莅临信息中心视察和指导工作,对黑龙江农业信息网的发展和应用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并为将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