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锦耀特别强调说,首先要注重自主创新,进一步增强农机化科研开发能力。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的方针,以满足农业生产实际需求为目标,进一步增强农机化科研开发能力。要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并举,切实扭转新技术、新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的局面;加强农机化软科学研究和科技情报信息工作;要积极探索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农机化科技投入机制,促进农机化科技投入逐步提高。同时,要注重示范引导,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化技术和装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围绕全国农机化发展中心任务,抓好农业机械化重点技术的示范推广,加快普及应用主要粮油作物种植、收获等环节机械化技术,积极推广棉花、甘蔗、茶叶等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重点做好保护性耕作、精量播种、化肥深施、水稻育插秧、秸秆还田与捡拾打捆、玉米收获、薯类收获、高效植保和旱作节水等主推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以设施园艺和设施养殖为重点,促进设施农业装备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发展农用航空。其次,注重提高素质,继续加强农机化人才队伍建设。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大农机化人才培养和高等院校学科建设力度。再次,注重联合协作,着力构建新型农业机械化科技教育体系。要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构建以企业和科研院所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推有机结合的新型农业机械化科技体系,积极探索彰显时代特征、符合产业特点、具有国情特色的农机化科技进步新模式,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农机化科技教育发展长效机制。最后,注重合作共赢,深入推进农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合作促共赢,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推进农业机械化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
会上,各地典型发言代表也纷纷建言献策,如安徽省提出农机化科技教育是农机化管理的重要内容,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农机化人才是农机化科技教育工作主要矛盾主要方面的主要因素,其素质决定了培训质量和效果,加强农机化人才培养非常重要;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农民居住的分散性,决定了对农民培训的方式必须是因“农”制宜;还建议对农民开展的农业新技术培训实行免费培训。而广西则建议农业部统一编制通用类农机培训电化教材;将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纳入新型农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计划;建议农业部出台稳定县级农机校的政策,对各地实施《农机成人教育暂行规定》的情况进行执法专项检查,巩固和稳定县级农机培训阵地。
最后,宗锦耀总结说,认真做好农业机械化科技教育工作,是推进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加快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战略举措。全国农机人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坚定信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开创农业机械化科技教育工作新局面,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