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金农工程 -> 各抒己见
中国确定农业机械产业化重点
时间:2009-10-30 11:37:49来源:[标签:出处]作者:阿卡
国家计委和科技部确定了当前应优先发展的十个产业的141个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其中涉及现代农业和农业机械化优先发展的领域包括:
1.主要农作物及林草种苗。
目前,我国主要农作物种子每年需求量约为125亿公斤,其中商品种子量45亿公斤,但经过分级精选、包衣处理的种子不到用量的25%;我国每年需苗木20亿株,种子1000万公斤,多年生经济类林木种苗需求量逐年增加,优质种苗供不应求。同时,随着我国草原畜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草原建设也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培育高产、优质、高效以及抗逆性、适应性显著、适宜加工的农作物和林木品种/组合,建立粮、棉(麻)、油、糖、菜、烤烟及花卉等主要农作物和林木种子繁育、分级、精选、包衣处理示范工程,林木、水果、茶叶、蚕桑、橡胶和中药材等优良种苗规模化、标准化繁育、生产及推广示范工程,建立水果、茶叶、蚕桑、中药材和木本花卉等多年生经济作物离体保存和开发应用示范工程;加快优良专用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积极开展太空育种工程;加快优良牧草种子的开发、生产、加工、检验、供销一体化进程,实现牧草种子良种化、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建立与脱毒组培、离体快繁、质量监控、原种繁育相配套的工厂化生产示范工程和脱毒制种基地。
2.主要农副产品深加工及储运技术与设备。
我国是食物生产大国,然而农林牧副渔业深加工的产业化程度较低,农副产品贮藏、保鲜、加工和流通技术与体系的落后,不仅对我国农副产品的国际贸易、国内食品加工产业造成不利影响,而且也阻碍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及油料等主要粮油产品,有出口创汇优势的蔬菜、水果、花卉、茶、麻、丝、食用菌、中药材和特种资源等主要经济作物产品,肉、蛋、奶、毛等主要畜产品,鱼、虾、贝、藻等主要水产品,主要木本油料产品、木本粮食产品、林化产品、林木、竹藤等主要林业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精深加工增值技术、综合利用技术与成套设备;农副产品产后干燥、保鲜、检测、分级、精选、加工处理和包装系列设备,新型贮藏运输设备,专用冷却设施和先进、配套的分离、精制及综合利用技术与设备,建立蔬菜、水果、花卉、肉类和水产品等鲜活农产品从产地到市场的冷链系统。
3.工厂化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与设备。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厂化设施栽培、养殖生产国家,但相关的技术与装备严重滞后,制约着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工厂化专用品种培育及配套栽培/养殖技术,专用肥料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相关设施、材料及专用配套农机具,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与装备等,在不同层次上逐步实现系统配套、高度集约的工厂化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与设备的产业化生产,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4.农林节水技术及成套设备。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是世界上十三个贫水国之一,而农业灌溉用水又超过全国总用水量的三分之二。因此,发展性能先进、质量可靠和经济耐用的节水灌溉成套设备,对确保粮食安全生产、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逐步实现各种适用于大田、温室大棚和园林等使用的喷灌、微灌、滴灌、渗灌、管道灌溉成套设备及材料的规模化生产,进行保墒剂、保水剂、土壤调理剂及水肥调理剂等的产业化生产,大幅度提高机灌设备的整体配套性、材料性能和产品质量,建设农业高效节水示范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5.高效无公害集约化养殖及草原畜牧业成套设备。
我国集约化养殖设备落后,单位人工饲养量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草原长期超载放牧,草场退化、沙化严重,产草量和承载能力下降。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畜禽饲养场粪污处理成套设备,30~40吨/时大型高效节能配合饲料加工成套设备及1.5~3吨/时膨化饲料加工设备等;适合在外海养殖的抗风浪网箱,如柔性网箱、浮沉式网箱等;草籽收获及加工设备,亚表层浅松草原改良机具,草原保护设施和虫害、鼠害防治设备,优质牧草收贮加工设备。
6.高效有机肥商品化生产工艺与成套设备。
有机肥不仅包括传统的动物粪尿、有机垃圾的生成物,也包括生物菌肥。我国近年来在畜禽粪便、工厂有机废弃物和城市垃圾的肥料化处理方面积累了许多技术,同时也开发了多种高效生物菌肥。加快推广这些有机肥的生产和使用技术,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土壤肥力状况、改善作物品质、提高化肥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均有重要意义,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大中型畜禽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加工处理、城市生活与工业有机废弃物肥料化系列产品规模化生产及其相关的成套设备制造,实现高效肥料菌剂及菌肥的产业化生产,形成高效有机肥产业。
7.秸秆养畜及工业化利用。
秸秆养畜对保护草场、净化环境、改良土壤、解决部分反刍家畜的粗饲料都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发展秸秆养畜的关键问题是受机械化处理技术的限制,同时成熟的氨化、青贮技术未能及时得到普及应用。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粮饲兼用型玉米秸青贮的收割、贮存、挖取和运输配套机具及现代化青贮塔的生产工艺标准化,牛羊舍饲技术及饲养标准配套的管理技术、短期育肥用配合饲料和配套的蛋白浓缩料添加剂生产技术;秸秆气化、秸秆板材、秸秆餐盒等工业化利用技术。
8.饲料添加剂。
添加剂是饲料工业发展的基础,是配合饲料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可以大幅度节省饲料,促进动物快速生长。目前我国在饲料添加剂开发和生产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但与国外相比,我国饲料添加剂品种少、产量小、价格高、差距大,很多产品尚未形成规模生产,还不能为饲料工业提供足够的产品,全国饲料添加剂的产需矛盾很大。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建设主要氨基酸、维生素、酶制剂、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和植物提取添加剂等产业化示范装置。
9.高效、安全新农药、兽药及生物防治技术。
农药、兽药是农业保产、增产、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保障。我国常年生产农药、兽药原药折合38.2万吨、品种约180个,但其中高毒、残留或已不同程度产生抗药性的药剂品种占50%以上,已无法满足农林牧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高活性、安全的合成农药、兽药及重要中间体,高效生物农药、兽药,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制农药、兽药和肥药合剂,以及已基本掌握工艺技术的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新型高效安全除草剂的产业化;农药残留降解技术以及农产品药物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及仪器设备的研发与产业化;繁育优势天敌昆虫,建立工厂化生产和大规模田间生物防治技术应用和示范工程。
10.可降解农膜母料和农用新材料。
农林牧渔业生产中农膜(地膜、棚膜)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对农膜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着色地膜、保温棚膜将逐渐占主导地位;同时随着节水灌溉技术、海水养殖技术的推广,对塑料管材、网箱的需求越来越大,迫切需要具有耐老化、耐磨损、抗腐蚀和高强度等性能的塑料管材和网箱。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着色地膜母料,保温棚膜专用料及阴离子型层状结构红外吸收材料,稀土有机物光功能助剂,高性能防雾滴棚膜专用料,可生物降解农膜,农用灌溉管材,耐腐蚀、抗老化、防生物附着的高强度海水鱼养殖网箱材料等的规模化生产技术及装备。
11.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技术作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先导,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力量。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专家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和多媒体产品;推进信息技术在资源监测、资源管理、灾害监测预报、作物估产、粮食安全预警及农业宏观决策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建设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及农业技术咨询服务系统;加速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性监控系统等的建设与产业化应用。
12.现代农业机械。
我国农业的集约化和工业化生产步伐加快,特别是大型商品粮、棉、油、糖、基地的发展需要大型农业机械和现代农机具产品。这几年,农业机械(包括耕、种、灌、管、收等)的发展很快。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130~160马力轮式拖拉机,180马力折腰转向四轮驱动拖拉机,精量播种、精细整地农机具,新型采收机械,秸秆处理机械和新型木材加工机械等,水稻工厂化育秧及机械栽插设备,保护性耕作播种复式作业机具,农用飞机。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