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我国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作物机械化收获继续保持很好的发展势头。在农民收入继续恢复性增长后,通过水稻联合收割机等收获机械增长的拉动,联合收割机增幅再次回升,增加了约10%。其中,小麦机收水平达到70%,比上年略有增加;水稻机收水平达到20.6%,增幅为2.58个百分点。玉米机械化收获情况,从全国范围来看,仍然处在发展的初始阶段,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为1.73%,比上年增加0.1个百分点,发展比较缓慢。就玉米收获机拥有量而言,2002年全国拥有量达到4400台,比上年增加700台,增长18.92%;主要分布在山东、北京、河北、黑龙江、辽宁、安徽等省市和新疆兵团。与小麦、水稻相比是微不足道,但从玉米收获机自身发展来看,玉米收获机化还是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玉米收获机械的开发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在不对行收获等技术难点上取得一定突破,一批新产品问世,虽然整体产量还很小,但市场销售已出现热销的苗头;另一方面,北方各省、市、自治区都进一步加强了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力度,在局部地区,玉米机收已开始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二、玉米联合收获机生产开发取得一定进展
目前我国玉米收获机的产品质量、技术含量都亟待提高。从技术角度讲,对玉米收获机关键要解决总体设计问题,然后才是制造工艺、原材料和产品的推广。而解决技术问题,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行距的适应性。二是开道、前悬挂与机组的平衡问题。玉米收获机今后的发展方向应以3行、4行为主,而我国农场较少,责任田地块小、地挨地,地边空行较少,作业难度较大,所以侧置式等需要开道的机型普遍不受欢迎。因此,玉米收获机应该也必须解决开道的问题。另外,从现有的玉米收获机结构来看,摘穗机构、拨禾、集穗都放在前面,机组平衡困难,车身也过长,致使整机转向不灵活,浪费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不高。因此科研单位和生产厂家针对此问题应研制操作灵活、视野宽阔、维修方便的新产品。 三是秸秆的处理和还田问题。四是各项指标和性能不如人意。现有的玉米收获机械籽粒破损率、损失率、果穗损失率距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002年,是我国玉米收获机械科研开发比较活跃的一年。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各科研、生产单位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改进,取得一批阶段性的成果。例如在不对行收获问题上,除天津富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出4YW-Q型不对行玉米联合收获机并投入市场之后,又有若干企业宣称开发出不对行玉米收获机。相关媒体进行了大量的报道,主要内容如下。
中国收获机械总公司藁城联合收割机厂与世界最大的玉米联合收获机生产企业——乌克兰赫尔松康拜因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签订协议,合作开发玉米联合收割机。该产品采用了乌克兰先进的收获、输送、粉碎等进口原装部件,与中方成熟的动力液压、电器及行走部件相结合而生产出的玉米收获机,去年底通过省级鉴定,认为其性能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秸秆粉碎装置采用的“自磨锐”刀片、超越离合器及驾驶台可旋转工作梯在国内均是首次采用,收获籽粒损失率、果穗损失率、籽粒破碎率、切碎长度、含杂率等性能指标均优于国家部颁标准。2002年针对国情今年又进行了19项改进,如为减小茎秆切碎长度,在升运器后部加设茎秆二次切碎装置;秸秆粉碎装置原来靠单座油缸控制,粉碎时靠机械自重下降,现改为双座油缸,无论上升、下降均能自由操作;6月,被国家经贸委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北京市金乐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研制出4YD--3型玉米收获机,并市级通过鉴定。该机为悬挂式组合玉米收获机,该机采用三链两辊式摘穗机构,配置了拨禾链导轮,秸秆粉碎机设有前置旋刀辊,进行二次粉碎,提高了秸秆粉碎质量,该机提高了对行距的适应性,并在一定条件下可进行不对行收获;具有收获时果穗损失小、秸秆粉碎还田质量高、果穗箱中含杂物少等特点。
山西信联集团实业有限公司研发出的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获国家专利。该机采用无需对行的全幅收割方式,不用专门开道,可任意进入田间作业;同时在前置割台部分采用转子铣刀式切碎机构,在摘穗的同时将茎秆切碎,大大减少主机因附带还田机的动力消耗等问题。
河北农哈哈机械有限公司与乌克兰联合开发的赫尔松·农哈哈背负式不对行玉米联合收获机,采用新型割台加拨禾轮的方式,成功解决了全方位收获玉米的难题。 该机在收获中无故障连续工作时间突破48小时,籽粒破碎率为0.2%,果穗损失率则为零,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到2002年末,以上机型目前还没有进入市场应用。
2002年1月18日,由农业部组织实施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农业机械化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由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复。包括双季稻地区联合收获机、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等7个项目,实施期为2年,共投资2400余万元,要求技术成果总体上要求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将填补国内空白,技术上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第6项为自走式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研制。目标任务是研制开发自走式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适应于高含水率玉米收获,承担单位为山东淄博第二轻工机械厂。
2002年,由山东省承担的农业科技跨越计划“悬挂式玉米联合收获机中试”项 目顺利通过农业部组织的专家验收。4YW-2A 型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效率为0.2-3.33hm2/h,是人工的30多倍,收获同时实现玉米秸秆直接还田。
此外,一种只收割玉米秸秆的玉米割晒机引起注视。这种收割机不摘穗,只是将玉米秸秆割倒,整齐的铺放在地里,其功能犹如小麦割晒机。这种机型受到需要玉米秸秆作饲料的地区的欢迎。如山东省莱州金圣农业机械研究所研制生产4Y-2型玉米割晒机,该机2000-I型与8.8-11.0kW小四轮拖拉机、2000-II型与18.4kW小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可将玉米带根整棵收割,不损坏玉米棒和玉米秸秆。收割后的玉米成条铺放,成行效果好。
全年,各企业开发的重点都聚焦在不对行技术的突破上,玉米联合收获机对行问题初步突破,将有助于玉米收获机市场的启动,为玉米机械化收获发展奠定的可靠的技术基础。另外,由于农业结构调整,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秸秆回收问题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但迄今没有一个成熟的方案,天津富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应内蒙古用户的要求设计出带切割秸秆割台,在摘穗的同时可将秸秆割断并铺放在地表上,这一方案已得到用户的认可,用于生产实用,但秸秆铺放方式还不令人满意,回收还不甚方便,有待改进。
2002年,由于多年的市场徘徊,许多企业都不敢加大产量,全国玉米收获机产量预计不超过1000台,新增数量主要集中在山东省。据报道,天津富康公司、山东向农公司等实现了尽产尽销。产量最大的达到200台,部分企业的产品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自走式机型和单行收获机型少有进入市场的,市场主导产品是2行、3行悬挂式联合收获机,配套动力有50型、55型、60型和65型轮式拖拉机,而3行机型成为各单位开发的重点和趋向。
三、玉米收获机械推广应用取得积极进展
玉米收获是玉米种植中最繁重的体力劳动,约占整个玉米种植投入劳动量的55%,在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据辽宁省测算,人工收获玉米成本高,每公顷摘穗、剥叶、装车等合计费用约需630元。而以玉米收获机代替人工,不仅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为农民节省了费用;包括机具折旧费、机手工资、燃料费用、修理费用全部在内,每公顷花费不超过375元。因此,机械收获玉米是减轻农民“三秋”劳动强度,为农民增效、增收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我国小麦基本实现机械化收获,水稻机械化收获取得长足进展之时,玉米收获机械化自然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个关注点。有鉴于此,玉米收获机械化被定为"十五"期间我国重点推广的十大农业机械化新技术之一,在中央和地方都引起了必要的重视,加大了科研和推广的支持力度。
2002年,虽然整体发展速度还比较缓慢,但我国玉米机收市场已在部分地区开始启动。巨大的潜在市场,既刺激着玉米收获机生产企业,同时也深深的吸引着农民的目光,有不少农民从事玉米机收赚到了钱,已经激发了其他机手的购机热情,因此,从发展前途来看,不少企业对近年玉米联合收获机市场走势看好。
今年很多省(市、区)已把玉米机械化收获列入重点推广计划,包括天津、河北、内蒙古、陕西、山西、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宁夏等省、市、自治区。如:山东省玉米常年种植面积3600万亩左右,居全国首位,占全国玉米种植总面积的九分之一。但玉米机收却成为全省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加快全省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已成为全省农机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山东省把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列在七大农业机械化创新示范工程首位。2002年全省玉米联合收获机发展到2100台,比上年增长17%,全省玉米收获机械化工作出现了领导重视、部门支持、农民欢迎的良好局面。其中,龙口市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有量达到104台,玉米联合收获水平达到17.8%。淄博、济宁、潍坊、烟台、泰安等市借鉴小麦联合收获的经验,积极组织玉米联合收获机跨区作业,加快了玉米收获机械的推广速度。秋季,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山东省农机管理办公室组织的山东省机械化耕、耙、播、收综合作业现场演示会在龙口召开。 突出了玉米联合收获机、大型拖拉机及机具在秋季农业生产作业中的主力军的主题,旨在推动全省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国内近20个农机生产企业的50多台套机具参加了玉米机械化联合收获、秸秆粉碎还田、秸秆收集、机耕整、播种等现场作业演示。
辽宁省以服务于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着眼于农业现代化,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机增实力为目标,优化农机化发展布局,并正式启动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设施农业机械化、水稻生产机械化和玉米生产机械化等四大农机化高新技术发展实施方案,全面提升辽宁农机化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计划“十五”期间增加玉米联合收获机1.2万台。
根据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2001年中央财政设立了农机装备结构调整补助费,在原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更新专项资金基础上,对购买新型大中型农业机械进行补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2年,中央财政继续在部分省区组织实施农业机械装备结构调整项目,通过对农机服务组织、农机专业户、种粮大户购置技术先进的大中型农业机械设备进行补贴,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机械装备结构。农业部编制《2002年农机装备结构调整补助费项目指南》,根据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购置补贴为主,首次对玉米收获机械、牧草收获及青贮机械、大豆收获机械等推进优势农产品发展急需的农业机械购置进行补贴。补贴范围为大中型农业机械拥有量较多,农业机械化应用水平相对较高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东、河南、新疆、陕西、湖北9个省(区)。每个项目县中央财政投入50万元,通过中央财政资金的带动,每个项目县计划总投入达到150万元左右,新增30-50台(套)大中型农业机械设备。中央财政资金对每台大中型农业机械平均补助其购机价格的30%左右(一般中央财政对每台套机械购置补助金额不超过3万元)。对补贴购置的拖拉机,同时要新增1-2套配套农具。在本年度开始实施的农业部保护性耕作项目中,不少项目县也将玉米收获机列为补助机型之中。
本年,各地有关玉米收获机的活动相当丰富。天津、河北、山东、辽宁、河南等省、市均组织了综合性或专项的展示、演示会,玉米收获机往往以主角的身份出场。如,10月由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和河北廊坊市政府联合组织的“三秋”农机作业和饲料加工机具现场演示会有30余家企业参展,演示品种达60多个。玉米联合收割机成为这次演示会的一个亮点,许多农民慕名而来。11月,天津市组织召开了天津富康4YW--Q型全幅玉米收获机(不对行收获机)演示推广会,来自我国10个玉米主产区的省、市农机推广站站长及部分地市级农机推广站、经销单位以及用户的代表,中央电视台、中国农机化报社、农业机械杂志社等新闻单位的100余人参加了会议,充分表明社会各界对不对行玉米收获技术及收获机的关注。会议参加人员通过听取介绍和参观现场机具的使用作业,对该产品突破必须对行收获的性能了给予一致的肯定。2002年,富康全幅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为我国的玉米收获机技术创新产品——不对行玉米收获机,率先进入市场,产品分布到9个省市,成为我国不对行玉米收获机第一台投入市场的实用机型,达到尽产尽销,供不应求。当年,天津、山东等省市都有计划的组织了在本地范围内的玉米跨区作业服务,对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总之,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推广已经提到推广部门的议事日程上来,同时也引起农民广泛的兴趣,进入一个较好的发展前期。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