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金农工程 -> 各抒己见
浅析绿茶加工设备的发展趋势
时间:2009-11-02 12:35:51来源:[标签:出处]作者:天石

一、绿茶机械化加工技术现状

1.发展过程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绿茶加工及其机械化作业技术的研究和产品的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上世纪60年代以前,重点是研究和总结传统制茶工艺技术,以及研制、开发制茶机具和机械化作业技术;60-80年代,改进制茶_丁艺,优化及实现机械化、连续化作业;80年代强化研究制茶机械化作业的初步自动化控制技术;90年代主要是开发实用化技术,如名优茶的开发和机械化生产,至今国内已开发了多种适合不同风格名茶加工的名优茶加丁机械,如扁形茶、针形茶、条形茶等,特别是扁形名优茶多功能机的研制成功,对扁形名优茶发展起到极大的椎动作用。近10多年以来,全国主产茶区推广各种名优茶机械近10万台(套),机制名优茶比例由1992年的25%上升到目前的70%左右。

我国制茶机械化作业技术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食品工业的机械化相比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食品]_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过程大体要经历5个阶段,即机械化阶段、初级自动化阶段、自动控制阶段、数据化阶段、高级自动化阶段(无人化阶段)。目前国内食品加]_技术已处于第四阶段,国外茶叶加丁已进入第三、第四阶段,如日本蒸青茶生产线和英国CTC生产线。而我国的制茶技术总体上仍处于第一阶段,个别单机或生产线处于第二阶段,与国外相比尚存在巨大的差距。

2.绿茶品质的问题与生产设备性能的关系

我国绿茶加工由于加工方式及机械结构等原因,往往造成茶叶色泽差,尤其是机制名优茶外形毛糙、色泽偏暗、滋味较淡薄、汤色偏黄、叶底有红梗等,并且烟焦味严重,储藏过程中容易变色,同时碎茶过多也是目前我国绿茶加工存在的问题之一。

造成绿茶品质不佳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加工设备不能满足工艺要求,其中以杀青设备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最大。杀青通过对鲜叶加热,达到抑制酶活性并散发部分水分的目的。目前广泛使用的传导加热杀青方式,难以快速升高茶叶温度,钝化酶活性,导致茶叶产生红梗红叶等现象,降低了茶叶品质;若提高杀青温度,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然而又易产生焦边或闷黄现象,所以现有的杀青设备在加工过程中控制适度杀青条件比较困难。

我国许多地区在生产扁形茶、条形茶及卷曲形名优茶时常采用滚筒杀青机杀青。鲜叶经滚筒杀青机杀青后,芽叶周边与高温滚筒接触、碰撞,出现卷曲、收缩现象,虽经后期整形,也很难磨光粗糙的外形。总的来说,无论采用现有的哪种杀青设备,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此外,条形和卷曲形名优茶加工后期都有一热风干燥过程,干燥前期即自由水挥发阶段,为恒率失水,干燥效率较高;而后期为结构水挥发阶段,茶叶含水率从15%降至5%,结构水需要克服水分子转区的阻力,要求干燥温度低、时间长,传统的热风干燥方式存在生产效率低、耗能高的弊端。由此看来,目前广泛采用的传导加热方法难以迅速、及时地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完成杀青工序;茶叶干燥后期热风对流干燥效率低、能量消耗大,必须寻求新的热处理方法。

3.茶叶加工机械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茶叶加工厂六七万家,但绝大多数茶厂特别是初制茶厂的制茶机械都存在设备简陋,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设备材料较差的情况。目前我国茶叶机械制造水平较低,很多茶机制造厂仍处于作坊式生产,茶机质量较差,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高。当前我国绿茶加工机械仍沿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设备,严重制约了我国绿茶生产的发展。

二、绿茶加工设备发展特点和趋势

1.单机不连续作业设备被成套流水线连续化作业设备所代替

目前,大多数茶叶加工企业都是作坊式半手工、半单机作业,多数是凭经验加工,存在加工质量不稳定、效率低下,作业过程中手接触茶叶,导致茶叶有害细菌含量严重超标等问题。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目前有些茶叶加_[机械设计不合理。安全性得不到保证。由此可见,更新现有茶叶加工设备刻不容缓,以成套流水线连续化作业设备代替目前单机半手工、半机械化作业,是茶叶加工现代化的迫切需要。茶叶加工设备成套流水线连续化作业技术的发展包含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针、扁形名优茶加工成套流水线连续化作业设备技术的开发。这一技术体系的最大特点在于解决目前针、扁形名优茶加工只凭经验行事、加工质量不稳定的问题,统一针、扁形名优茶机械化加工新]_艺,实现标准化生产,以实现茶叶加工高质量、高效益为宗旨,机械化设备的生产率以每小时50~100kg为宜。二是炒青类大宗茶加工成套流水线连续化作业设备的开发。这一技术体系的最大特点在于解决日前炒青类大宗茶加工过程的环境污染、茶叶加工卫生、生产率低、加_[机械的人身安全等问题,以提高茶叶加工卫生质量、生产安全性和加工效率。

2.加工设备向满足增值、安全加工方向发展

现有茶叶加工设备主要是强调模仿和代替手工劳动,茶叶加T增值的意识不浓,茶叶饮用安全观念不强,这就导致茶叶加T:设备只是为加工而加工,没有充分考虑到其是否能满足增值加丁和饮用安全加工的特殊需要。由于现有部分加工设备在设计、制造时,对这些因素考虑得不够,因此,茶叶加工设备的选材、用材不符合食品加工要求,加工的茶叶重金属含量超标;茶叶加工设备的结构不够合理,不能保证加工后的茶叶有害细菌含量符合卫生标准等。因此,茶叶加工设备必须能够实现茶叶加工温度、湿度的在线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确保茶叶加工品质和质量,满足通过茶叶加T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的要求。

3.加工设备广泛应用新材料、新技术

茶叶作为饮用食品,其加T设备将如同其他食品加T设备一样,凡在加工过程中直接接触茶叶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都将应用不锈钢、食品输送带制造;对于一些不直接接触茶叶的部件将广泛应用有机材料代替钢材,如茶叶加T机械中的一些用于传动、滚动的机构或装置,彻底改变茶叶加T机械运转不平稳、噪音大、机械加注润滑油极易污染茶叶的现象;茶叶加工设备将广泛应用封闭装置,对茶叶加丁过程中产生的茶灰、废气(如水蒸气)进行降尘和排湿处理后再排放到大气中,极大地降低对茶叶加工车间和大气的污染,提高茶叶加T车间内人体舒适度;茶叶加T设备将广泛应用非接触远红外测温技术、变频调速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使茶叶加工机械的性能能满足茶叶加TT艺要求,实现茶叶加工工艺参数实时精准监控,无需人工干预,确保茶叶加工品质和质量。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