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金农工程 -> 各抒己见
吴世民:不断完善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
时间:2011-07-14 17:23:05来源:中国三农市场网作者:王玉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抓好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区,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有效社会管理的重要方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活在单位制下的“单位人”逐步变成“社会人”,社区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其功能和地位日益突出。可以说,社区稳定则社会稳定,社区和谐则社会和谐。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贯彻落实这一重要精神,关键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不断完善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努力实现社会关系和社会运行的良性发展。

  加强党的领导,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社区作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基础环节与基层社会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党领导的人民政权的根基所在。把社区打造成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凝聚人心的坚实平台,是维护和巩固党长期执政地位的重要方面。随着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关系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社区日益成为各种社会群体的集聚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织点、各种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各种社会资源的承载体。因此,加强和改进社区管理,把社区建设成为居住环境优美、社会治安良好、生活方式便捷、人际关系融洽的和谐社区,是党领导基层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重要内容。

  明确行政管理责任,发挥政府整合社会资源的优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区,政府应强化行政管理,有效提供公共服务。社区是实现政府公共服务的有效平台。从实际情况看,只有保证地方性公共产品、社区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才能确保社会管理政策在基层落实、工作在基层展开、问题在基层解决,促进地区发展、社区发展,进而推动和谐社区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区,还要发挥政府整合社会资源的优势,充分借助各种社会力量,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最大程度地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参与社区建设、社会治理,在更高层次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在社区管理中应处理好管理和服务的关系,既强调管理,又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问民、访民、听民并采纳、接受居民意见,努力满足居民需求。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社会管理是多主体的。一方面,政府作为最重要的社会管理主体,通过社会政策和法规来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另一方面,社区居民也是社会管理的主体,依法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因此,推动和谐社区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社区管理者既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社区居民的根本利益,为广大居民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惬意的休闲场所、便捷的生活服务,让社区居民得实惠;又要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使社区居民成为社区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促进和谐社区建设深入发展。

  从基层抓起,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关系和谐以及整个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保障。社区建设的重点在于完善社区管理机制,健全社区管理体系。因此,推进和谐社区建设,需要找到有效的路径、拿出合理的措施,努力形成新型的社区管理格局。在实践中,北京市着眼于和谐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社会组织的作用,植根基层、贯通社会、联系群众,初步形成了主体多元、共建共享的新型基层社会管理格局,构建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自治组织为基础、以社区服务站为依托、以社区社会组织为补充,驻社区单位密切配合、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新型社区治理结构,社会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作者系 北京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