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发展的实践呈现出百舸争流的局面,县域发展的理论研究蓬勃兴起。湖南县域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宁乡发展与管理研究中心选择“县域和谐发展”这个新鲜的课题,由宁乡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王习加同志主创,编写了《和谐发展——中国县域发展之路》一书,读来感觉颇有分量。
郡县治,天下安;郡县丰,天下富。县域是国家最基本的行政和经济单元,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子系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城市发展与农村振兴的连接点。这些特性决定了县域拥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承担极为重大的责任。近年来,中央对县域发展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继十六大报告中首次使用“县域经济”概念后,中央一号文件和十七大报告等多次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进一步强调“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和实力”,这些论述表明县域发展已经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
就湖南来说,农业大省的省情决定了县域地位举足轻重:县域人口占全省的80%以上,县域国土面积占全省的90%以上,县域GDP占全省的60%以上,县域始终是湖南最大的发展战场和承载平台,县域发展始终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能否抓好县域发展也是检验我们能不能够抹却体制转轨强加的沉重羁绊、放开小农经济禁锢的缓慢脚步、走出农耕文化积淀的历史阴影。这些年来,省委站在战略、政治和社会的高度,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用“一化三基”、“四条底线”统领县域发展,不断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十分重视和关注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率先全面推行财政省管县改革,努力从体制、机制上提升县域的自我发展能力,培育和激活了一批经济强县,为富民强省注入了强劲动力和蓬勃活力。
县域发展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县域发展方式不可能一成不变,需要我们具有新的决策视野、新的价值理念和新的思维方式,需要我们加强学习、认真研究、掌握规律。《和谐发展——中国县域发展之路》这本书,选择了县域这样一个角度,选择了和谐这样一个主题,切合时代发展潮流,与湖南的发展战略相呼应,为新时期的县域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值得向全省广大干部推荐学习研读的书,是一本县域发展的实践者和研究者应该看的书。
该书的价值在于理论性和系统性,它以清晰而敏锐的理论前瞻、深刻而严密的逻辑内涵、丰富而充实的典型例证,将县域和谐发展作为一个体系来研究,囊括了县域层面所有宏观与微观问题,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领域,成为国内首本单独以县域和谐为立论的书籍,这表明湖南在该项领域的学术研究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然而,它的价值更在于实用性和借鉴性。该书实证研究的宁乡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经济强县突破的成功典范,是湖南省情乃至中国国情的一个标本和缩影。它的跨越轨迹和崛起过程,对县域发展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借鉴作用。文章充分引用了该县的一些具体事例、数据和工作做法,还把生态文明建设等新概念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两型社会”新理念融合,既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又指导实践,读之给人以启迪,思之予人以希冀。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