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农资供销网
rss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专题 -> 金农工程 -> 建设动态
支农支到关键整合整到实处——海南多措并举强化财政支农
时间:2009-10-28 09:13:29来源:[标签:出处]作者:贝宜可

  近年来,海南省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无论是资金规模,还是增长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形成了上下齐动,共同增加“三农”投入的良好局面。2008年,海南财政投入支农比上年增加43550万元,增长率达39%。

  海南各市县尝试不同类型的支农资金整合模式,开展了各类资金整合工作。一是通过市县申报,专家评审,择优报批的竞争机制,安排中部地区农业发展资金3252万元,分别支持屯昌、白沙和琼中3县用于农产品加工区、竹业产业和特色农业的发展;整合资金引导专项安排海口市的文昌鸡、三亚市的南繁育种、东方市的菊花、澄迈县的出口瓜菜等四个产业各1000万元,带动四市县投入4047.2万元,其中市县财政投入1559.6万元,企业及农村投入2487.6万元;二是积极依托中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平台,引导三亚热带花卉项目、文昌和临高水产养殖业项目整合资金20868万元。如今,三亚市兰花产业规模已达到1800多亩,产生经济效益在1.6亿元以上;东方市菊花总产量达到3000万枝,出口量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二分之一,成为全国最大的菊花出口基地;临高县深水网箱养殖面积已经发展到1.5万亩,已成为全国最大、养殖技术水平最高的深水网箱养殖基地。这些产业的发展都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三是市县财政也积极尝试以项目或资金为平台的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如陵水县以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为契机,整合各类资金近4000万元,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产业带动和农民培训,完成了4个乡镇,112个自然村的6950人脱贫。

  在加强农业产业调整结构,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方面,海南财政的扶持力度向来都是倾斜的。如去年安排的3500多万元作为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资金,就做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去年海南畜牧业产值突破140亿元,在农业中的比重占21.3%。

  瓜菜、水果产值占到种植业比重达60%以上,瓜果菜出岛量占农产品出岛量的70%,设施农业新增面积4万亩,总面积达11万亩,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另外,在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农业集约化上,安排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合作组织资金1300万元;安排农业标准化建设资金145万元;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安排资金7000万元;加强农产品营销工作,扩大农产品出岛出口,安排促销资金1075万元;建设创新培训平台,提升科技水平安排资金1735万元。

  农村科技110是海南的一张名片,财政每年都投有专项资金,2008年为1390万元,2009年为1330万元。这一海南省科技部门创建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制和机制,通过政府搭台、视频会议系统、智能专家系统和摩托车、汽车等现代工具,整合全社会的科技资源,建设覆盖全省的服务网络,为“三农”提供快速、便捷、优质的科技、信息、农资和农产品销售服务。目前已在全省建设256个服务站,实现所有乡镇全覆盖;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40个,推广新技术60项,新品种69个;每年培训和服务农民达到90多万人次,受益农民达到140万人次。

  海南台风、洪涝、干旱、病虫害等自然灾害较多,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影响很大。海南目前农业保险达11种,如橡胶、香蕉、水稻、能繁母猪、渔船渔工等,对增强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降低农民和农业企业受灾损失、减少和防止农民返贫、恢复生产、促进发展等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海南农业保险试点覆盖全省19个市县(区),截至2009年2季度,全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总额累计8162万元,其中财政保费补贴累计为3760万元,保险保障金额累计62亿元,累计赔款支出2749万元。3760万元的财政资金撬动了62亿元的社会资金给全省农户(渔民)提供保险保障,使农业保险体现出政策优势,农民灾后及时恢复生产能力显著加强。

关闭】【顶部
>>最新信息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情:
内  容:

图片欣赏
精彩资讯